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地評線】荔枝網評:競逐新質生產力,激活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

特約評論員/黃宗躍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被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以新質生產力塑造我國經濟新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新動能,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內容。走過60多年光輝歲月的大慶油田,“風光氣儲氫”一體化的新能源發展模式初具規模,老油田正從傳統油氣向綜合性現代能源公司轉型;美的工廠實現人與機器互動協作,企業2023年研發投入超130億元,吸引全球研發領軍人才,為更長期創新做準備……競逐新質生產力,就要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以優質轉型擦亮發展成色,以效率提升優化要素配置,激活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打開世界“原始創新版圖”,中國在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方面已經處于世界前列。數據顯示,2023年,19個中國城市進入全球百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名單,其中北京、粵港澳大灣區、上海位列全球前十。目前中國已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簽訂了116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更是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北京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江蘇在第三代半導體、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元宇宙等未來產業領域著力實施“5個100”行動,努力開辟未來產業新賽道,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不少省份聚焦科技創新部署一系列措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大支撐。中國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根基。傳統產業一經科技賦能,就有可能升鏈轉化為現代產業。當前,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改造,疊加智能工廠的推進,我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穩步增長,產業技術突破疊加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正匯聚形成以創新為突出特征的新質生產力。上海圍繞汽車、高端裝備等六大重點產業推進工業企業智能制造轉型,累計建設20家市級標桿性智能工廠、200家市級智能工廠;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發揮新型低碳冶金現代產業鏈鏈長作用,推進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應用,為未來發展鍛造新優勢……全國多地推進優質轉型,讓發展成色更足。積極引導傳統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投入,推動傳統產業實現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轉型,切實發揮數據要素的賦能作用,推進傳統產業全要素數字化轉型,做優做強一批新制造、新服務、新業態,就一定能為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夯實根基。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通過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實現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要素配置優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特征之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方面,要完善體制機制和配套政策體系,優化創新人力資源要素配置方式,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協調融合發展,深化人才引育用留方式創新,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打造多方主體共同參與、有效協作的產業生態,加快優化人力資源市場配置。另一方面,要促進人力資源、科學技術、現代金融、數據信息等高端要素與現代產業發展方向相協同、相匹配,暢通科技、金融、產業循環,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流向科技創新領域,推進更多科技成果產業化,不斷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此外,還要加快提升對新要素的估值定價能力,加快消除金融投資與實體投資在認知邏輯上的差異,在服務新質生產力上形成合力。(黃宗躍)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