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奮力譜寫新時代“魚米之鄉”振興畫卷

“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鄉村振興,一頭連著發展大局,一頭連著民生福祉。廣袤良田生機勃勃,美麗村莊星羅棋布,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江蘇,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全速奔跑著。2023年糧食生產實現了面積、單產、總產“三增”,總產759.5億斤、連續10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蘇農云”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全省建成智慧農業園區45個、數字農牧漁場97個;對1.4萬多個行政村開展專項整治,完成年度改廁67.8萬戶……一組亮眼數據勾勒出江蘇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現實模樣。成績值得欣喜,但發展不能止步。2024年,江蘇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核心。人才是發展最寶貴的資源,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現在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優質勞動力。我們的年輕人、知識分子,也要雙向流動。”江蘇始終重視人才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戰略性支撐作用,實施“新農菁英”培育,開展農業職業技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涉農專業大學生創業等培訓和農民中高等學歷教育,壯大農村創業隊伍。實踐證明,“田秀才”、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退休老干部等鄉土人才,都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源。要有效厘清人才需求清單、培養清單,因地制宜制定更適合的政策,充分激發人才的內在動力,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天地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借助科技賦能,助力鄉村振興。越來越多鄉村立足獨特自然環境、依托特有農業資源、挖掘優秀地方文化,在產業壯大上求突破,在融合發展上下功夫,找準“特色產業+項目”的多元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致富路。江蘇省儀征市馬集鎮積極改變傳統單一的茶葉種植模式,加快推進茶葉種植業與健康產業、旅游產業相融合,實現茶產業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作為我國著名的“龍蝦之都”,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堅持以發展特色產業為引領,全面延伸產業鏈條,全速推進品牌創新,以產業高質量發展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我們相信,只有堅持精準發力,立足特色資源,融入科技創新,才能以產業發展的“換擋提速”點燃鄉村振興“主引擎”。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鄉村更是承載中華文明農耕經濟之主線,鄉土之精髓。從鄉村環境整治,到鄉土人才培養,再到鄉村產業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秋基業”,必須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奮力譜寫新時代“魚米之鄉”振興畫卷。(張陽)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