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消費者協會新近發布的2023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中,江蘇連續3年獲城市排名第一,前十名城市數量位于省區第一。“雙第一”的背后,是江蘇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不斷優化消費環境的默默守護。
南京老門東一店家明示無理由退貨
放心消費想退就能退
“你好!我昨天買的這件外套孩子試穿后不太喜歡。”“好的,您看是換一款還是直接退掉?”“直接退掉吧。”“好的,沒問題。”市民王女士在南京漢中門一家商場給孩子購買了一件外套,但帶回家給孩子試穿后孩子表示不太喜歡,于是王女士辦理了退貨。“線下買衣服不僅能看款式、試大小,還能摸到面料的質感,更重要的是現在線下退換貨也很方便。”王女士告訴記者,也正因為如此,服裝類商品自己更喜歡在實體店購買。
王女士想退就退,毫無壓力感的購物體驗,得益于江蘇市場監管部門對于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的持續提質升級。揚子晚報記者采訪中獲悉,江蘇自2019年開始先行探索開展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工作,并于2023年相繼推出了全省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商家云地圖,全國首個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省級地方標準——《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服務規范》。截至2023年底,江蘇全省參加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商戶達22.6萬余家,累計退貨223.8萬余件,退款金額7.1億余元
先行賠付免除后顧之憂
對于消費者而言,退貨后何時才能拿到退款,是一大顧慮。為此,江蘇市場監管部門鼓勵有條件且有意愿的商家提供部分公益金,匯集成“墊付資金池”,實現先行墊付。蘇州在全國首創了由政府給予4000萬資金先行墊付的“吳優金”,只要符合退貨條件,消費者在線申請后即可由“吳優金”先行墊付,后續再由商戶補交即可。
南京市秦淮區市場監管局早在2018年便率先在夫子廟景區試點了小額先行賠付制度,當消費者與簽訂“消費者投訴賠償先付協議(條款)”的商家進行交易,發生糾紛向商家要求處理未果的情況下,可向投訴平臺發起投訴,并提出賠付申請,符合條件便可先行獲得賠付。
廠家“加盟”體驗感升級
在無錫工作的汪女士,給住在常州的父母寄去了海瀾之家的衣服,因為尺寸不合適想在常州就近退換。“沒有問題。”營業員表示,如果門店沒有現貨,還可以直接寄到工廠總部退換。
這是無錫在江蘇全省率先推廣的廠商一體化無理由退貨機制的一個縮影。這項舉措有效打通了生產和流通環節,實現跨門店無障礙退換貨。截至目前,廠商一體化無理由退貨機制已覆蓋了海瀾、夢燕、小天鵝、阿里斯頓等無錫40家知名消費品生產企業。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建立了《無錫市廠商一體化無理由退貨服務規范》,并承擔了江蘇省放心消費創建示范建設團體標準中“廠商一體化企業”部分的起草任務。
消費投訴公示“云監督”
作為消費者的“娘家人”,江蘇省消保委一直致力于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并推出了首家省級消費投訴信息公示系統——江蘇省消保委消費投訴信息公示系統。
該系統由消費投訴信息指數評分、消費投訴基本信息公示、企業曝光臺、消費資訊等模塊構成。比如消費投訴信息指數評分,通過系統生成評分,能夠讓消費者較為直觀地了解該企業在處理投訴時的配合度、積極度情況。對于拒不配合工作,或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商家,則通過企業曝光臺進行曝光。
暢購無憂激發消費活力
揚子晚報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自2019年8月,滬蘇浙皖市場監管局共同簽署《長三角地區共同開展“滿意消費長三角”行動實施方案》以來,滬蘇浙皖市場監管部門攜手深化長三角地區放心消費環境建設合作,共同打響“滿意消費長三角”品牌。去年12月,《長三角地區異地異店線下退換貨服務工作指引》發布,線下“七日無理由退貨”在長三角全面鋪開。
地區聯動、優勢互補愈發促使消費環境優化的同時,更進一步增進了消費活力。江蘇溧陽市、宜興市,浙江長興縣、安吉縣,安徽郎溪縣、廣德市六地市場監管局和上海市白茅嶺農場有限公司緊緊抓住 “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契機,推進“一地六縣”消費維權領域區域協同發展,聯合發布全國首個跨區域美麗鄉村放心消費體系建設地方工作規范——《美麗鄉村放心消費體系建設與管理規范》。溧陽市場監管局還率先設立“一地六縣”名優農產品銷售中心,目前共有75家名特優企業、1200余個名特優產品入駐銷售中心,銷售額達到1250萬元,“一地六縣” 名特優產品品牌效應和產業知名度不斷提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