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央視30分鐘帶起“蘇州熱”

“象征富貴的貍貓像被摸包漿了”“巨幅蘇繡14億針繡出138朵玉蘭花”……前晚,央視一套大型紀錄片《文脈春秋》蘇州篇帶熱了多條微博話題,不少觀眾透過這30分鐘的細致講述,更深刻地了解這座城市的開發歷史和獨特風采,不斷刷新關于蘇州的“知識點”與“魅力值”。


1


文 脈

地靈人杰“家風優良”

“我和孩子一起看了紀錄片,對蘇州的文脈十分驚嘆,她是一座古城,卻完好地走過了千年歷史,并且更好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姑蘇區一所中學的老師黃逸告訴記者,她想把這部紀錄片推薦給全班學生去看、去感受,讓寶貴財富在年輕一代人的心里傳承。

何為蘇州文脈?這里自古繁華,山水鐘靈毓秀,人文名賢薈萃。伍子胥相土嘗水,始有重城法象;范仲淹始興府學,狀元涌現不絕。粉墻黛瓦,屢見天工蘇作;小橋流水,隱約昆曲評彈。

蘇州的人文底蘊是一脈相承的。姑蘇古城的位置至今未變,與宋代《平江圖》的總體框架、骨干水系甚至許多路橋名勝都基本一致,十分難能可貴。


2


姑蘇古城河道密布,陸路水路四通八達。紀錄片中,原蘇州市規劃局總規劃師相秉軍介紹,古城內河道與街道相依相伴,一河一街,或兩街夾一河,蘇州由此成為中國古城中唯一擁有水陸“雙棋盤”格局的城市。直至今日,“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仍是姑蘇古城最顯著、最重要的特點。“古城內不再填河,不拆房或少拆房,如有新建道路也盡可能保持河路并行的格局。”相秉軍告訴記者,正是通過這種繡花針功夫,不斷微更新、微改造,古城才得以很好保存了這一風貌要素。


3


蘇州文化昌盛“家風優良”。北宋時期,“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在此創建府學,培養了大批經世致用、具備才干的人才。如今在這府學舊址上,建立起蘇州中學。明末清初,“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明道救世,一生致力于對天下蒼生有用的學問。這小橋流水人家,孕育出一代代心懷家國天下的鴻儒。科舉時代,蘇州涌現51位狀元,是中國出狀元最多的城市;今天,有100多位院士從蘇州走出。蘇州不負“地靈人杰”的美名。

風 物

滿城佳品“最江南”

“由草、水、魚、禾組成的‘蘇’字,和這座城市十分貼合。”在姑蘇區葑門橫街附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蘇州”劉阿公這樣說,“紀錄片里拍的茭白是‘水八仙’之一,除此以外,街市上常有以‘長江三鮮’(河豚、鰣魚、刀魚)聞名的江鮮,還有以‘太湖三白’(白魚、白蝦、銀魚)為代表的湖鮮。”蘇州向來與水結緣,枕長江、抱太湖,超過四成的地表被水域覆蓋。近年來,蘇州推行長江大保護、太湖禁捕,生態修復、實現生態產品價值,魚群洄游,萬鳥翔集,亮出一張張生態名片。


4


14億針繡出138朵玉蘭花。許多蘇州人被紀錄片中的這個點戳中。那些栩栩如生的玉蘭花在姑蘇城內外各種畫面中脫穎而出,令人印象深刻。論精細,當屬蘇州,玉雕、核雕、緙絲、桃花塢木刻年畫等,歷史上“蘇州造”從來都是巧奪天工。雙面繡是蘇州最鮮活的象征:一面是有著2500多年歷史文化的“最江南”蘇州,一面是有著2萬多億元經濟總量的“最硬核”蘇州。

“幾乎每個蘇州人,都與園林有著點點滴滴的溫馨記憶。”紀錄片里這句話,同樣會戳到蘇州人心坎里。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是世界遺產典范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9個古典園林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全市多達108座園林列入《蘇州園林名錄》。

蘇州對歷史文化物質載體的保護利用一直在延續。蘇州市域范圍內共有8個歷史文化街區,優化整合劃定出26個歷史地段。自2018年公布第一批歷史建筑名錄以來,分多批次認定公布共769處歷史建筑。近年來,蘇州探索建立“古城”和“名鎮+古鎮、名村+古村、歷史文化街區+老街”的全面保護格局,并公布首批23個古鎮、73個古村、43個街區(老街)保護名錄,更大力度實現“應保盡保”。


5


無論是“造園”還是“營城”,看似溫雅的蘇州人,骨子里流淌著一種追求極致的性格,敢為天下先。看如今,蘇州先行先試、創先領先,“城鄉一體化”在這里試點,土地綜合整治在這里實踐。

謀 劃

古韻今風“新天堂”

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在春秋時期就奠定了蘇州古城的千年基業。20世紀80年代開始,蘇州啟動“雙城設想”,保留古城、開發新城,搭建起城市發展的新框架。

相秉軍介紹,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先后編制了3版城市總體規劃,除了1986版“古城新區、東城西市”,全面保護古城“假山假水城中園”;還有1996版“東園西區、一體兩翼”,形成古城居中、四角山水,打造“真山真水園中城”;2011版延續了前兩版的空間格局,致力于呈現“青山清水新天堂”,接力踐行“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的理念,讓美麗蘇州不斷刷新顏值。新一輪蘇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公示了雙“井”字形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一核雙軸”承載蘇州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的核心功能,“一湖兩帶”以連通湖泊、河流、濕地、山體、森林、農田等生態廊道和斑塊,構建水網縱橫、藍綠交織的江南水鄉生態和農業基底,彰顯蘇州美麗幸福新天堂的宜居環境。

“今天的蘇州仍然能代表江南,千年前大運河奠定了姑蘇繁華,如今大運河蘇州段仍然是運河最繁忙的河段。今天的蘇州不僅只代表江南,從‘蘇州制造’到‘蘇州智造’,高新科技成為她新的經濟引擎。”紀錄片尾聲中的這段敘述,讓蘇州市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徐志強印象最為深刻。平常他愛拍古城的典雅,也愛拍新城的繁華。


6


這座古老東方水城正走向新起點,穿越時空演繹了現代版“水陸城門”。徐志強說:“以東方之門為基點,用航拍器從東往西掃過,可以將眼前的園區、古城、虎丘,甚至太湖邊的連綿山脈,收進同一張照片,讓人瞬間突破時空界限,感知城市脈絡,享受古今交融的視覺沖擊。”這正是他心目中的人間天堂。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