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新風撲面。在這個萬物蓬發的春天里,鹽城市以“科技創新攻堅年”活動為抓手,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聚焦創新資源、創新主體、創新氛圍,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各項重點工作,著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吹旺了鹽阜大地加快新型工業化轉型的燎原之火,吹響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勁之音。
抓招商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在科技招商新賽道上,鹽城搶抓機遇,全力推動科技招商與產業招商深度融合。
招新引高
匯聚發展新勢能
翻開2023年的成績簿,鹽城市已先后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地舉辦科創資源對接會,同步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市外賽,集中簽約86個項目,簽約金額近300億元,建成科創飛地17個,入駐企業達139家,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效應,實現了“招引一批人才、共建一批平臺、攻關一批技術”,全面展現鹽城在科技招商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要善作善成打好科技創新攻堅戰,科技招商不僅要項目“覆蓋廣”,更要產業“瞄得準”。開春以來,鹽城市各地科技招商捷報頻傳——1月18日,鹽都區重大項目簽約活動上,昱輝光能5GW電池片和10GW電池組件項目等12個項目集中簽約;同日下午,韓國烋林5G通信智能裝備等項目成功落戶鹽南;1月31日,總投資10億元的遠洋集成化管道智能模塊系統研發與生產項目在東臺經濟開發區開工建設……為鹽城持續壯大產業集群、成功搶占未來產業“風口”奠定了堅實基礎。
站在“萬億工業之城”新臺階上,如何進一步用科技賦能產業發展?2月20日,全市“科技創新攻堅年”動員部署會召開,持續加大鹽城市科技招商力度,讓科技招商成為鹽城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一招”。
“要全力以赴打好科技招商主動戰,就要讓‘科技人員會招商,招商人員懂科技’。”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該局邀請科技領域專家、招商業務能手開展科技招商業務培訓,確保科技招商工作取得實效。與此同時,市招商辦成立12個境內外駐點招商局構建招商陣地,主動開展“登門招商”,9個市級招商服務中心聚焦重點行業和產業鏈,以鏈招商、以商招商,為鹽城高質量發展聚勢匯能。
培優育強
釋放產業新活力
“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是中國科技企業的最高榮譽之一,也是對企業科研實力最權威的認定。目前,鹽城市共有高企1986家,位居全省第六,高企總數和高企凈增數連續多年保持蘇北蘇中前列。
“自落戶以來,云洲科技先后獲批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江蘇省民營科技型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獲專利授權30余項,承擔科技部外國專家項目1項以及市級重大科研項目2項。”走進云洲(鹽城)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志聰介紹公司榮譽墻時,自豪地表示,“今年,公司將繼續與屬地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助力技術升級和人才培養,積極配合政府引入高層次創新產業,合力打造高端產業鏈,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1至3月份,全市上下深入落實《鹽城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已分類梳理3017家規上非高企指標情況,動員擬申報企業1618家,市—縣—園區三級聯動舉辦培訓活動70余場,邀請省評審專家圍繞申報關鍵開展業務培訓,“一企一策”輔導企業制定對標補差方案,扎實推進“規升高”工作,持續優化申報服務,確保年內新增高企500家。
為進一步提升校地合作效能,推動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去年,鹽城市與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電工所、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等大院大所開展政產學研對接,圍繞鹽城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先后摸排南大技術成果206項、南師大技術成果233項、東南大學技術成果62項,征集鹽城市企業需求232條,開展雙向推送。全市新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200多項,進一步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鹽城轉化。
科技創新
厚植產業新沃土
鹽城是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在2月召開的全市科技創新攻堅年動員部署會上,鹽城市再次吹響了發揮自身優勢、攻破創新難題的奮進號角,力爭交出一份出色的“科技自立自強鹽城答卷”。
“我們落戶鹽城環保科技城時,就是看中鹽城對科技創新的渴望。最終在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江蘇中創清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孵化,科研成果《工業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分享在鹽城發展經歷時,對鹽城活躍的科創氛圍贊不絕口。
扎根鹽城十多年的金風科技副總經理寧海峰也對鹽城優越的科創環境有同樣的感受,金風科技與有關部門牽頭建設了國家海上風電技術創新中心江蘇分中心,年內將啟動申報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持續推動海上大功率風電機組材料與關鍵部件加速迭代與突破,促進風電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他堅信,會有更多的企業在這片鹽阜熱土上快速成長。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鹽城市堅持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融合,自2020年以來鹽城已連續舉辦四屆中國·鹽城創新創業大賽,持續造濃科技創新的氛圍,不斷加強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致力將鹽城打造成各大高校優秀青年人才的創新創業首選之地。截至2023年年底,鹽城市人才資源總量達162萬人。人才興則事業興,人才強則城市強,豐厚的人才家底正為鹽城的展翅騰飛提供不竭動力。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而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我們積極響應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號召,每年投入6000萬元研發經費,上市30多款新產品,產品從設計到生產,實現了質效雙突破。”在江蘇坤歌制造集團總經理張治軍看來,作為一家專業生產智能小家電產品的民營企業,只有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科研“硬實力”,才能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強支撐”。
逐浪潮頭再擊槳,無邊勝景在前方。創新鹽城的光明藍圖已經繪就,激蕩科技活水,澆灌產業種子,一座真正的創新之城終將屹立在鹽阜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