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是企業保護創新成果、提升實力的“核武器”,也是在市場競爭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法寶”。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實現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意識和專利產業化能力水平的提升,大批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率和產業化平均收益普遍提高。
一直以來,江蘇省以培育自主品牌本土企業為目標,大力推進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全方位鍛造“小巨人”獨門絕技,在創新大潮中乘風破浪。目前,江蘇省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總數達272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其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71家,115家企業已成功上市,交出了知識產權強企的靚麗成績單。
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工作,強化專利布局需要高瞻遠矚,不能只顧眼前。各地要繼續深入推進高價值專利培育,持續提升專利“含金量”,助力中小企業構建新質生產力。要制定長效扶持政策,通過精準指導、有針對性地開辟綠色通道、真金白銀的特色金融服務以及“私人訂制”和“店小二”式周到貼心服務等,用專利“快車道”賦能中小企業“加速跑”。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場政企的雙向奔赴。強化專利布局既要做好外援工作,也要積極引導企業“內修”。在構建好專利產業化體系的同時,通過大數據和“網格化”管理及時掌握市場動向、企業發展實況,打造專利產業化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為中小企業送上“及時雨”。同時,還要千方百計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通過獎勵政策、高技術人才補貼、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等,用看得見的“實惠”和成果轉化的“紅利”引導企業從“要我創新”轉變為“我要創新”,形成政企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良法善治是知識產權保護的根基,強化專利布局還需法治利劍的加持。要與時俱進制定完善好相關法律法規,及時填補“互聯網+”新生態下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空白,筑牢專利保護的“籬笆”;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建立全方位監管機制,動真格、巧用勁執法,讓一切侵權行為徹底“涼涼”;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力求入心入腦,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專利保護,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中小企業從“小巨人”成長為“中堅力量”,釋放“大能量”。(作者:趙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