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省工信廳分別公布專精特新入選名單,揚州市邗江區邁安德、揚杰科技入選;揚州市219家企業獲批2023年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邗江區41家。截至目前,邗江區共有省級專精特新企業86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1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4家,專精特新企業獲批數量走在全市前列(第一)。作為工業大區,邗江區創建專精特新企業緣何遙遙領先?
“點對點”把脈,強化引領賦能企業“跑得快”
工人們操控系統輸入數據,一臺臺加工中心、數控機床等機械設備高速運轉;上線ERP系統,公司實行信息化管理……“這放在兩年前想都不敢想,那時公司還是粗放式生產。”江蘇誠創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東岳說。
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又不會用。正當唐東岳陷入苦惱之時,邗江工信局及時派專人,帶領服務商上門,為誠創公司“點對點”診斷,量身定制智改數轉升級規劃。“2022年公司獲批省級專精特新企業。”老唐喜笑顏開,公司跑得快,今年將實現開票銷售3億元,全力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
邗江區“點對點”為企業把脈,強化引領賦能企業“跑得快”。去年邗江區數控成形機床產業集群成功獲批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揚力、邁安德、伏爾坎、豐尚、揚鍛等一大批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成為創建主力軍。“我們把引導支持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作為培優塑強全區制造業高質量的重要抓手,實現專精特新和產業集群雙創雙建雙豐收。”邗江區工信局局長張群表示。
“面對面”打磨,打通堵點助力企業“飛得高”
一塊原料,經過裁剪、縫紉、五金件裝配等數十道工序,最終變成一頂頂帳篷。這是記者在揚州金泉旅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的一幕。
圖為金泉旅游用品公司生產車間
公司步入“高端化”發展戰略,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公司董事長林明穩介紹,盡管產品遠銷海外,也與國際一線品牌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但傳統的捆包式生產模式無法適應市場,要實現生產管理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需要資金投入。
邗江區工信局聯袂金融監管部門,主動上門宣講工信、金融等扶持政策,為企業制訂解決方案。金融監管部門幫助獲得1000萬元上市專項扶持資金,工信部門為金泉產線技術改造制訂方案。去年2月16日金泉登陸上交所主板A股市場,成功募資5.2億元,同年又創成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政府打通發展堵點,全力破解企業培育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助力企業飛得更高。“我們結對企業,舉辦政策宣講會、專題推進會等主題活動,面對面做好政策精準推送和示范帶動,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邗江區工信局副局長張宇介紹。
“實打實”施策,梯度培育促進產業“看得遠”
11日,在揚州環保科技產業園揚州永鋒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門口,一輛輛裝滿容器產品的半掛車正駛離廠區。永鋒公司年產濃縮蒸發設備、發酵罐等上千臺。今年可實現開票銷售超3億元,是產業園高端裝備產業重點企業,去年創成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公司原本是一家工程安裝小企業,從“小苗”成長為“參天大樹”,“這得益于部門和園區實打實精準施策,打造企業發展生態。”總經理胡永林表示。
精準施策,梯度培育。近年來,邗江區實施專精特新倍增行動,健全完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優選優質企業,擴充培育庫,每年滾動儲備一批、培育一批、認定一批,打造國家省市三級成長梯隊。
圖為邗江工信、金融等部門調研產業集群
“我們先后出臺了服務中小企業扶持政策和2023~2025年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等系列政策意見,構建‘林草并茂’的產業生態,讓更多‘金種子’破土而出、‘好苗子’茁壯成長。”張群表示,今年邗江將緊扣 “153”現代產業體系(即裝備制造1個地標產業,微電子、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部件、新型建材、高端服飾5個特色優勢產業,新能源及儲能、航空、數字3個未來產業),推進創新型中小企業入庫210個,創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5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個,制造業單項冠軍2個。
通訊員 戴安慶 揚州發布記者 吳忠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