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坐落在宿遷市泗陽縣來安街道的安之韻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第三期擴建現場,人們搭建大棚、鋪設苗床、栽植花卉,處處呈現出姹紫嫣紅、人勤春早的火熱畫面。
公司負責人王建武感慨地說:“設施確權讓公司通過農業設施爭取到1500萬元貸款,也讓我們的花卉產業能夠得到較快發展。”
設施農業如何才能破除主體不明、產權不清、資金投入乏力、融資難度較大等瓶頸?宿遷市泗陽縣勇于改革創新,探索嘗試“設施確權”新思路,有效解決了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近年來,宿遷市泗陽縣大力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因地制宜發展塑料大棚、日光溫室、連棟溫室等設施農業項目。然而,發展設施農業,常常遇到主體不明、產權不清、資金投入乏力、融資難度較大等難題,制約了設施農業的擴張壯大,影響了設施農業走向規模化、現代化和優質化。
要讓設施農業走上“快車道”,就必須幫助種植養殖大戶經營主體解決融資、技術、用地等要素難題,就必須改革創新尋求破題之策。宿遷市泗陽縣經過深入走訪調研,發現融資難等問題存在的根源是設施農業主體不明、產權不清。為了解決設施農業發展問題,宿遷市泗陽縣借鑒山東青州花卉產業的設施確權頒證抵押經驗做法,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結合種植養殖大戶的訴求,于2020年3月提出,在全縣探索農業設施確權登記頒證試點,以此激發現代農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促進農民增收。
為了保證農業設施確權登記頒證試點順利推進,宿遷市泗陽縣制定下發《農業設施產權登記頒證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對農業設施所有權進行登記和頒發證書的具體管理措施,圍繞辦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是排查摸底,掌握情況。經過排查統計、現場核實、經營分類,全縣符合設施農業用地條件的項目已經辦理232個,總投資35億元,年產值達19億元。其中果蔬類、花卉類、水產類、畜牧類等經營質態好的農業設施主體128家,從中選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先行試點。
統籌協調,出臺政策。宿遷市泗陽縣委農辦、縣農業農村局聯合人民銀行、財政局等11個部門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開展專題培訓,全面部署推進試點工作。出臺《泗陽縣農業設施產權登記管理辦法(暫行辦法)》和《泗陽縣農業設施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明確頒證實施的范圍和主體、申請頒證程序、管理和使用、法律責任,設施抵押條件、貸款管理、風險處置、配套措施,為金融機構開辦業務提供方向。
多方協作,增強合力。依托縣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增設一個農業設施登記抵押模塊,打通抵押處置的關鍵環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配合,對符合國土空間利用規劃的一般農用地核發農業設施用地使用手續。縣人民銀行多次召集金融企業會商農業設施頒證抵押貸款,出臺抵押產品。各金融企業也積極響應,主動與涉農企業對接,做好農業設施貸款抵押工作。司法局為政策出臺提供了法律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業務單位也積極為試點提供支持。
搞好評估,暢通抵押。宿遷市泗陽縣探索破解抵押物價值評估難題,推動開展抵押物價值評估。通過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組建評估專家庫和金融機構自評估等,豐富價值評估方式。積極完善貸款風險補償和緩釋機制,采取法律法規、政策引導等方式,提高農業設施產權證的價值認可度和市場價值,并加強農業設施產權證的管理,確保其真實性和有效性,使其真正成為農業設施主體獲得貸款的有效途徑。同時,探索市場化抵押物處置機制,針對設施抵押,探索形成了第三方回購、多方合作共同處置等模式,統籌解決抵押變現、價值評估、風險防控等問題。
江蘇新境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組培、育苗、生產、銷售于一體的花卉生產企業。隨著市場的好轉和規模的擴大,資金成了產業發展中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就在公司負責人為融資愁眉不展時,宿遷市泗陽縣農業農村局探索的“設施確權”“設施抵押”改革新舉措,讓他們走出困境。新境界也成為全縣“設施確權”試點的第一家受益農企,獲得全省首筆農業設施產權抵押貸款800萬元。“設施確權”和“產權抵押”,破解了長期困擾種植養殖大戶的“貸款難、擔保難、融資難”問題,為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注入了“新鮮血液”。
經過排查摸底、出臺政策、評估抵押,宿遷市泗陽縣設施農業確權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推動了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種植養殖大戶的農業設施產權得到明確和保障,為他們的農業資產提供了法律上的“身份證”。確權后的優質農業設施可以更便捷地進行市場流通,對于推動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具有積極作用。農業設施市場的活躍不僅為經營主體提供了安全感,更有助于吸引社會資本投入高效設施農業,增加農業投資的渠道和規模。
解決了“三農”領域的融資難題。與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同步,宿遷市泗陽縣2020年開展農業設施抵押貸款試點,通過確權登記頒證,農業設施成了可以被金融機構認可的有效抵押物,極大促進了農業設施抵押貸款的實施。截至2024年初,宿遷市泗陽縣已對設施質態好、經營狀況優的30余家農業經營主體,通過江蘇省農村產權交易信息服務平臺取得農業設施所有權登記證,以設施產權證的抵押或者增信的方法和手段,各家商業銀行貸款總額近億元,有效解決了30余家農業設施主體在發展設施農業過程中的融資難題。
資產變現激活了農村資源。確權登記頒證,使得農業設施的所有權得到明確,并轉變為可以在金融市場上流通的資產,確權登記頒證和抵押貸款的實施,推動了“資產”向“資金”的轉變,使得農業經營主體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資金。原本固定的農業設施轉化為流動性更強的資金,有助于盤活農村資源和資產,拓寬了農業融資渠道,為農村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宿遷市泗陽農業設施確權登記和抵押工作的成功試點,為全省農村改革創新、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得到省農業農村廳的認可,并在全省面上推廣。2023年9月,江蘇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省農業農村廳、中國人民銀行江蘇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蘇監管局聯合下達《關于積極學習借鑒宿遷市農業設施確權頒證賦能做法的通知》。北京市、河南省以及泰興、淮安、連云港等地的農業農村部門組團到宿遷市泗陽縣專題調研、學習、交流,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更穩定的發展環境,為產業興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