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020.4億元,同比增長6.2%!
4月22日,江蘇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公布了一季度經濟“成績單”,上揚的數據曲線,傳遞出江蘇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活力。
一季度是全年經濟的風向標,是實現全年良好開局的關鍵。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江蘇如何圍繞新質生產力,塑造新動能、構筑新優勢?一季度“成績單”,又釋放了哪些信號?
穩的基調突出
農業生產總體平穩、服務業發展態勢平穩、消費品市場平穩向好、固定資產投資增勢穩定、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展卷江蘇一季報,“穩”是最突出的關鍵詞,江蘇以“穩”詮釋發展基調。
“從投資、生產、消費到宏觀增速,關鍵指標均處于回升狀態,表明投資、生產、消費等經濟循環的鏈條逐步暢通,經濟增長獲得穩健的內循環支撐。”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呂永剛分析。
先看投資,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9%,增勢穩定。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制造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3.7、14.4%,成為拉動全省投資增長的主要因素。
再看農業生產,一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4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7%。全省生豬出欄590.3萬頭,同比下降4.1%;家禽出欄1.9億只,增長12.3%。全省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同比增長2.1%,水果產量增長3.0%,豬牛羊禽肉產量增長3.0%,牛奶產量增長1.6%,水產品產量增長2.3%。
目前,全省小麥進入拔節孕穗期,葉齡正常,一二類苗占比較上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總體供應充足,批發和基層門店到位率九成以上,調度準備各類農機具55萬臺(套)。江蘇省地方統計調查局農村統計處處長俞姝介紹,一季度,全省農業經濟運行開局良好,繼續保持穩定態勢,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平穩,農產品生產者價格穩中略降。
“穩”字也體現在消費領域。從春節假期的“煙火十足”到清明假期的“熱辣滾燙”,再到“春日經濟”的生機盎然,一季度,江蘇消費潛力加速釋放,為市場注入強勁的發展活力。
“一季度,全省各項擴內需促消費政策力度不斷加大,消費活力得到有效激發,文旅商貿深度融合,全省消費市場延續回升向好態勢,權重商品發展穩定,消費結構持續優化,新業態新模式保持較快發展。”江蘇省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處處長許國分析,商務、旅游等活動持續回暖,特別是春節假期,全省文旅活動豐富多彩,帶動餐飲消費保持快速增長。數據也顯示,一季度,全省商品零售11064.3億元,同比增長5.1%;餐飲收入1344.3億元,同比增長13.6%。
增的勢頭強勁
制造業投資引領增長、工業生產較快增長、生產性服務業較快增長……在江蘇一季度經濟“成績單”中,“增”的勢頭強勁,展現了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工業是經濟“壓艙石”,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工業大省江蘇表現依舊亮眼。
從三大門類來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2%,制造業增長8.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7.2%。
其中,尤以制造業下的裝備制造業帶動尤其明顯。一季度,規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對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2.6%;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1.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0.4%,汽車制造業增長15.3%,鐵路船舶制造業增長14.1%。
裝備制造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是國家實力的重要支撐。2月20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了《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貫徹落實措施》,聚焦智能電網、軌道交通裝備、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12條重點產業鏈,明確具體工作任務,旨在推動全省裝備行業運行平穩健康發展,持續提升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動實現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政策引領下,江蘇各地市均聚焦各自特色,保持工業生產較快增長。以鎮江為例,一季度全市裝備制造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生產銷售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目前,全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開票銷售同比增長7.2%,5條裝備相關產業鏈中有4條增幅高于集群平均增幅,其中海工裝備、智能農機等產業鏈表現尤為亮眼。
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市場活力不斷增強,消費提質轉型穩步推進,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消費品“以舊換新”提出了明確要求。
開展汽車、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舉辦第三屆“蘇新消費·家電家裝嘉年華”活動……伴隨活動開展,一季度,全省限額以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6.9%,較1—2月、上年全年分別提升7.8個、9.9個百分點,拉動全省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0.4個百分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五金電料類同比分別增長18.3%、13%,較上年全年分別提升27.2個、6.6個百分點。
不止家電、家裝等領域,江蘇商品零售增長態勢良好,升級類消費增長加快。江蘇省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處處長許國介紹,一季度,全省限額以上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5%、29.8%,較上年全年分別提升3.5個、17.6個百分點;智能手機、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1.4%、14.1%;汽車類零售額增長7.5%,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47%,拉動全省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2.6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占汽車類零售額的比重達到29.2%,占比較上年同期提升8.6個百分點。
新的趨勢凸顯
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這個春天,“新質生產力”是最熱關鍵詞。
細看一季報,新質生產力正加速蓄勢:新技術服務業、工業技改投資等指標均保持高增速,特別是前兩月,全省研究和試驗發展、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分別增長19.8%、42.9%,科技創新投入的快速增長為未來高質量發展蓄積更強動能。
具體來看,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8%、5.3%,合計拉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0.4個百分點。1—2月,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是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如今的江蘇,正加快邁向“數實融合第一省”。前兩月,江蘇數字經濟也不斷釋放新動能。1—2月,全省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0.1%、12.7%;其中互聯網信息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同比分別增長26.7%、118.1%。
工業技改,是傳統產業煥新升級的必經之路。近年來,江蘇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布局的重要一環,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已取得顯著成果。今年第一季度,江蘇以落實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為契機,實施工業企業技改項目貸款貼息、設立技改項目專項貸款等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動鋼鐵、石化、建材等傳統產業加速蝶變。
數據顯示,1—2月,工程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生物技術推廣服務、新能源技術推廣服務同比分別增長29.5%、38.7%、38.9%。
面向未來,呂永剛認為,江蘇依然要圍繞“新”字下功夫。“要發力新的市場主體,把握硬核科技時代對市場主體的新要求,大力引育科技型企業、平臺型企業、創投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新的創新主體,同時要發力新的創新要素,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對高級要素供給的新要求,圍繞產業所需著力補齊關鍵要素供給短板,還要不斷發力新的發展環境,把握新質生產力對高水平制度供給的新要求,以深層次改革突破為動力,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關鍵,塑造江蘇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動能。”
新華報業·新江蘇記者 周永金 燕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