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網絡強國戰略目標10周年,是我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周年,網絡空間已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信息交流、經濟活動、文化創新與社會治理等多元功能。然而,網絡空間的開放性、即時性和匿名性等特點,也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2024年“全國網絡普法行·江蘇站”活動于4月25日在無錫盛大啟幕,以“e法e同行 護航新征程”為主題,揮動法治旗幟,引領江蘇乃至全國網民攜手共進。
近年來,江蘇省在網絡普法工作中展現出卓越的執行力與深遠的社會影響力,其以創新思維與精準施策,成功塑造了一個數字化、互動化、個性化的普法新生態,贏得了廣泛的公眾認同與積極參與。無錫市委網信辦獲評2023年度全國網絡普法成績突出單位,成為唯一受到通報表揚的地級市網信部門。在網絡普法領域,全省上下巧妙地將人文經緯線編織進普法宣傳教育的華章之中,各地用畫筆將地域風情、民俗瑰寶、歷史典故等深厚的文化底蘊巧妙嵌入普法畫卷,讓原本嚴肅的法律知識在網絡傳播中煥發出鮮活魅力。
在網絡普法中,江蘇尤其注重對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關懷與保護。省高院連續開展多年,聚焦與大中小學生關系密切的法律法規,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劇、游戲等形式,并通過網絡直播,打造青少年普法新品牌“法治第二課堂”。徐州市銅山區檢察院注重運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開展網絡普法,研發網上3D法治實景展館,開設“檢愛·筑夢”法治直播間,常態化開展網絡法治直播小課堂,運用大數據技術梳理重點未成年人群體的活動軌跡,對重點場所、重點行業、重點人群進行清晰畫像。與此同時,江蘇也在不斷開啟普法新時代。江蘇在網絡普法中積極應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普法工作的覆蓋面與影響力。鎮江市丹徒區檢察院綜合采用沉浸式、互動式,實境式普法方式,推出“徒徒”新媒體普法IP,創新開設“徒徒‘e’課”等5個原創普法欄目和“徒圖說”特色條漫普法作品;淮安市網信辦著力打響“西游”普法工作品牌,以西游主題IP推進內容建設,創作“法話西游”普法漫畫、“西游反詐”系列短視頻,讓網民在感受經典的同時學習法律知識。一個個直抵人心的網絡普法特色案例猶如“順風揚帆,乘勢而上”,推動江蘇網絡普法工作步入智能化、精準化的新階段。
法治之光照亮網絡世界。此次活動以“e法e同行”為口號,寓意著法律與網絡共生共融,強調在數字化浪潮中,法治不僅是現實社會的基石,同樣也是網絡空間的經緯。通過集中開展網絡普法,通過推動互聯網法律法規知識的廣泛傳播,讓法治理念在網絡世界中生根發芽,不斷提升廣大網民的法律素養,明辨是非、規范行為,強化全社會對網絡法治的認同感與遵循度,形成線上線下相統一的法治共識。
“全國網絡普法行·江蘇站”活動的啟動,是江蘇在網絡法治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僅昭示著江蘇在網絡普法工作上的堅定步伐與創新實踐,更是對“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理念的生動詮釋。隨著“e法e同行 護航新征程”主題活動的深入推進,江蘇將以更加堅實的步伐,繪制出一幅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網絡法治新圖景,為全國網絡法治建設貢獻江蘇智慧與江蘇力量,共同守護好清朗網絡空間。(文字:馮利青 制圖:朱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