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傳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向社會發(fā)布了2023年“誠信之星”,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輔警侍東亮成為該年度江蘇唯一上榜的全國“誠信之星”。
在連云港灌云縣實驗小學的一張張畢業(yè)照上,坐在“C位”的不是校長老師也不是學生家長,而是當?shù)毓簿纸痪箨犦o警侍東亮。他為什么能在孩子們的畢業(yè)照上 “C位出道”?
01
十一年如一日
奔跑在護學路上
1999年9月,灌云縣公安局面向社會招聘20余名輔警參加公安交管工作,侍東亮是其中之一。2013年,根據(jù)工作安排,侍東亮開始執(zhí)勤灌云縣實驗小學護學崗,11年來,他堅守在不足50米長的護學崗上,呵護孩子們安全上下學,每年奔跑超過1500公里。
“張開手、退著走、四周看、隨時跑。”侍東亮用這套招牌動作,為孩子們搭建安全的港灣。他說:“張開雙手是為了把孩子們護在我的懷里,這樣我才能放心。退著走,是為了更好的視野,可以看到每一個孩子,我的動作越大,來往的車輛越能注意到我,孩子們也就更安全。”
侍東亮每天總是到崗最早,下班最遲,風雨無阻。在“護學崗”的11年里,實驗小學門口從未發(fā)生過涉及師生的交通事故。為了守護孩子們的安全,有時自己的安全都顧不上,孩子們都親切地叫他“侍爸爸”。畢業(yè)照的“C位”代表了他在全校師生和家長心中的分量。
02
用心傳遞溫暖
守護孩子們健康成長
侍東亮不僅是孩子們上下學安全的守護者,更是聯(lián)結孩子校內(nèi)校外一道無形的紐帶。他有兩部手機是孩子們的“親情熱線”,下雨或者天黑視線不好時,孩子在家長接送區(qū)看不到父母,就伸手從侍東亮兜里摸手機聯(lián)系家長,有的家長找不到孩子,也會主動聯(lián)系侍東亮,一到放學高峰時段兩部手機都要排著隊打,而他從來沒有收過家長或者孩子電話費。
經(jīng)常有家長不能準時來接孩子,有的甚至粗心忙忘了,無論多晚,侍東亮都會當起“臨時家長”一直陪著這些孩子,直到他們都被安全接回家。
侍東亮的警服口袋被稱為“百寶箱”,碰到疏忽大意的同學,侍叔叔的口袋里準備了紅領巾、筆、口罩給他們應急。還有一個口袋會帶點零食或者糖果,碰到表現(xiàn)好的或者誰取得好成績了就給點鼓勵。“百寶箱”裝的不僅僅是物品,更是對孩子們滿滿的關心與愛護。
03
不計得失
用熱愛和堅守做好每一件小事
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侍東亮工作的寫照。長期奔跑引發(fā)的膜管炎,讓他的大腳趾時常疼痛難忍。單位領導多次讓他休假去檢查身體,他都因工作忙、崗位人手少謝絕了。他放不下每一段孩子的上學路,不愿意錯過每一個孩子的笑臉,心中始終惦念著孩子們。
侍東亮不僅在護學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也用他的人格魅力打動著更多的人。作為輔警,他的崗位中沒有驚天大案,有的只是平凡小事,但25年來,侍東亮用熱愛和堅守,做好了每一件小事。
有一次突然降溫,侍東亮一如繼往跑了一早上,結果發(fā)燒了,領導讓他去醫(yī)院掛水并安排他休息半天,結果到了下午放學,侍東亮又去學校繼續(xù)堅守崗位。他說:“我一看到孩子們對我歡笑,感覺燒都退了,比掛水還管用。”侍東亮在護學崗的“專屬”地位不可撼動。他有其他任務時,家長和孩子們會覺得不太適應,追著問侍叔叔今天怎么沒來,侍東亮也會問今天孩子們怎么樣,他們之間已經(jīng)形成了互相依賴、互相牽掛如親人般的關系。
2017年3月,侍東亮所在中隊收到學生家長送來的一封感謝信,感謝交警設立的“護學崗”多年如一日保障學生上下學安全,信上密密麻麻排滿了72個學生家長的簽名,他們在信中特別感謝的一位同志,就是侍東亮。侍東亮通過奔跑護學的方式,守住了孩子們的安全,換來了家長們的安心,展現(xiàn)了勇于擔當?shù)姆瞰I精神。
護學崗對侍東亮而言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親情。他把孩子們當做家人和朋友,是出自真心的喜愛,所以才能不計較得失,全心全意付出。他堅信,人一生哪怕只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就不虛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