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啟東:盤活閑置資源,讓老人在“最熟悉的地方”安享晚年

手寫的對聯、歡快的音樂……走進啟東市匯龍鎮光榮村老年關愛之家,就被一幅幅溫馨有愛、其樂融融的畫面定格住了。餐廳內,老人們圍桌而坐,品嘗著熱氣騰騰的菜肴。護理員們在旁邊,時不時地提醒細嚼慢咽。“我給現在的生活打滿分。” 76歲的茅再紅豎起大拇指說,“從早上6點起床到晚上6點睡覺,飯菜頓頓新鮮,護理隨叫隨到,適意?!?/p>

光榮村老年關愛之家的前身是村辦小學,從農村閑置資源到老年幸福家園,這樣的“變身”在啟東共有10家。近年來,隨著城鎮化提速,不少農村校舍、衛生院、辦公用房閑置,啟東市積極盤活這些“沉睡”資源,將其低成本改造成養老院,有效提升農村養老服務供給能力。

破落養蠶場變身老人“幸福島”

東海鎮豐利村的張士沖是一名獨居老人,身體硬朗時,生活還過得去,可前陣子他突然中風,吃飯就成了件麻煩事。不是沒想過法子。每天中午11點,女兒從10公里外的家里趕來做飯,再帶一些面條、饅頭,當作老人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張士沖覺得,每天一兩個小時的來回奔波,太折騰子女了。



“申請”了1個多月,張士沖終于征得子女同意,如愿入住東海鎮豐利村老年關愛之家?!斑@里原來是一爿養蠶場,我又是本村人,在家門口養老,挺好。”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安享晚年,張士沖稱之為“落葉歸根”。

看到老人們的生活再現光彩,最高興的就是黃蘭英。1996年,村辦企業養蠶場解散,時任豐利村副社長的黃蘭英接手搞起了個人承包。

剛接手那幾年,光景還不錯?!爱敃r80%的村民養蠶,養蠶場負責培育小蠶,再批發給農戶,收取育苗費?!焙髞?,蠶繭市場低迷,2006年養蠶場關閉,700多平方米的廠區被迫閑置。

忙了大半輩子的黃蘭英,沒打算長期休息。2008年,黃蘭英成立東海鎮豐利村老年關愛之家?!案改改昙o都大了,出去闖蕩也不太現實,不如邊照顧家人邊創業,而且政府對養老產業的支持力度也很大?!?/p>

黃蘭英所指的政府支持包括養老機構廚房修建、廠房改造、增加消防設施等一次性建設補貼約33萬元,還有每張床位提供的60元/月床位運營補貼。2023年,啟東市又根據星級評定進一步提高每張床位的運營補貼標準?!罢畬崒嵲谠诘难a助為我們省下一大筆成本,不必像商業機構那樣首要考慮收回成本,只需安心用情做好服務?!别B老院投入運營后,黃蘭英的父親也住了進來。目前,這里收住有68位老人,已經是一家二星級養老機構。

閑置資源“復活”后煥發新生

上世紀80年代,陸士興在呂四港鎮二補村的啟東市建設中學上學。如今,學校變成了呂四中心敬老院,而他成了這里的一名廚師。

“建設中學是一所老完中,最初有高中部和初中部。上世紀90年代,高中部停辦,2004年,村里的孩子去呂四鶴城中學讀初中,建設中學全面停止招生。”陸士興回憶,昔日的校園人去樓空,野草長到屋檐上,窗玻璃沒有一塊是完整的。

傳統運營模式下,公建敬老院面臨床位閑置、員工積極性不高、社會老人不愿入住等問題。如何破解?2006年,啟東將原有的24家敬老院撤并,改造、新建8家區域性中心敬老院,面向全社會開放。中心敬老院建成后仍然采取公建公營模式,服務能力得到提升。



建設中學又“復活”了?!熬蠢显旱霓k公樓就是學校的主樓,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校舍的模樣,樓頂上還保留著學校的標識,連樓梯口的黑板墻至今還在用?!标懯颗d說。

“干這行是‘誤打誤撞’。”徐玉芳是近海鎮向陽村老年關愛之家的創始人。早年在外經營水產、大理石等生意,2008年底,父親打來電話:“你們兄妹5個都不著家,我和你媽想去養老院,那邊管飯還熱鬧?!边@些年兒女們給父母請過保姆,但老人家不滿意?!安蝗缱约簛碚疹??!蹦悄甏汗澓螅煊穹季蜎]出過遠門,她決定回家辦養老機構。

參觀了閑置村小,面積太大;申請用地,成本太高……到鎮上交電話費時,徐玉芳遇到了發小,談起了找不到合適場所辦養老機構的問題?!斑h在天邊近在眼前,鄉鎮合并,現在辦公樓都閑置著。”徐玉芳聽罷,欣喜萬分,決定接手廢棄的原向陽鄉政府辦公樓,“出門就是菜場和醫院,沒有比這更合適的地了!”更為關鍵的是,土地性質不用變更,養老院的申辦手續十分方便。

養老院開張3個月后,第一批申請的50張床位全部滿員。后經提檔升級,養老院內現有備案床位118張,根據每張每月60元的床位補貼和當前入住率,每年能領到約5萬元運營補貼。2023年,向陽村老年關愛之家被評為一星級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從每床每月60元提高至80元。徐玉芳前前后后領到政府關于養老機構改建、消防設施改造、養老機構示范食堂創建、運營補貼等100多萬元。疫情期間,她更是領到了2筆政府下發的緩解民營養老機構運營管理困難的一次性紓困補貼,共計13萬元。

讓更多老人就近安享幸福晚年

愛社交、愛旅游的上海人蔡秀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住進養老院。1年前,一場中風改變了她的生活——腿腳不靈,走路需拄拐;雙手不便,燒個飯,手腕燙傷一片;老公去上班,她只能對著四面墻壁發呆……

朋友提議她就近找家養老院,可她不是嫌貴就是對養老機構的服務不滿意。啟東的親戚發來微信:“這里有家醫養結合的養老院,有人照料、有人陪聊,還提供康復訓練,要不你來看看?”蔡秀娟在老伴的陪伴下來到聚南護理院。一見傾心,曾令她發愁的就餐、陪護、康復訓練等問題,這里可以一站式解決。



此前,鄉鎮衛生院經過8年的民營管理后,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醫務人員本身的素質能力都已相對薄弱,醫療資源浪費現象嚴重。2014年,啟東市開始盤活基層醫療機構閑置資源,確立醫養結合機構改造的思路。2015年4月,聚南護理院創辦,成為該市首個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

“這種養老模式還是很受歡迎的。”聚南護理院負責人張衛松說,現在床位使用率已經從不滿10%提升到60%。

打造海鴻村老年關愛之家,朱陳柳坦言“情非得已”。1996年,鄉辦企業惠萍鎮科教儀器廠關閉,作為廠長的朱惠沖和鎮上簽訂協議,花2萬元買下儀器廠的地面資產,之后辦起了服裝廠。2011年,服裝行業遭遇寒冬,工人從100多人減至10人。不找出路,只有死路!朱惠沖找來女兒朱陳柳女婿王生一起商量,小夫妻倆認為養老院是個創業的好項目。

朱陳柳沒有改變廠房的基本結構,僅僅換了屋頂、門窗,完善了消防設施?!皬S房改成養老用房挺合適。”朱陳柳說,“一間廠房改造成兩間,還配備獨立衛生間,綽綽有余,前面場心上還建了一個小花園,添置了健身器材,方便老人活動?!?/p>

除了常規服務,針對老人需求,海鴻村老年關愛之家還開發了助餐、助醫、助潔、助浴、助急、助樂等30余項菜單式服務,入住人數也逐漸增至80多人。

2022年,啟東市明確“鼓勵利用商業、辦公、工業、倉儲、校舍存量房屋以及社區用房等改建養老托育設施”,建立“一事一議”協調機制,確定存量資源改建養老服務設施的辦理流程。

目前,啟東利用原學校、廠房、鎮級辦公場地、村級活動場所262.42畝閑置土地,改建的養老機構有37家,占啟東市在營養老機構的84%,其中公辦養老機構7家,床位899張,民辦養老機構30家,床位3102張,老人平均入住率達60%以上。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