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第二屆中國(泰州)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技術創新發展大會在泰州市舉行。來自滬、蘇、皖重點船舶(海工)建造及配套裝備企業科技工作者、企業負責人;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政府和部門領導參加會議。與會專家就持續推動船舶海工裝備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這一主題,圍繞船舶智能制造、新能源技術應用、電氣及自動化系統、通訊導航等專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技術創新發展大會連續兩屆在泰州市舉辦,源自于泰州市在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的亮眼表現。今年以來,泰州市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延續全球船舶行業大周期景氣上行態勢,各項指標高歌猛進。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一季度,全市137家規上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企業實現產值181.9億元,同比增長35%。
主要指標“大步流星”
新接訂單較去年同期增長317.4%
4月26日,江陰-靖江工業園區,一艘鋼鐵巨輪迎著獵獵江風解纜啟航。這是揚子江船業集團為希臘船東COSMOSHIP公司建成交付的一艘1800TEU集裝箱船——“VENTO DI GRECALE”輪,也是其今年交付的第25艘船舶。在3月28日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1至2月中國船廠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訂單量名單中,揚子江船業集團分列新接訂單量第一和造船完工量第二的位置,充分彰顯行業領先地位
數據顯示,1至3月,泰州市19家樣本企業完成產值128.1億元,同比增長27.4%。其中,重點造船企業完工量35艘323.9萬載重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3.1%,分別占全省、全國、全球比重為52.3%、26.2%和14.1%;新接訂單60艘521.8萬載重噸,較去年同期增長317.4%,分別占全省、全國、全球的49.8%、21.6%和15%;手持訂單367艘3301.2萬載重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0.6%,分別占全省、全國、全球的47.4%、21.4%和12.1%。目前,重點船企手持訂單交付期已排至2028年。
產業發展,項目是“支點”。眼下,在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領域,泰州市重點企業一著不讓,穩步推進項目建設。
在建項目推進順利,3個省重大工業項目計劃總投資22億元,其中今年計劃投資7.7億元,一季度已完成投資2.6億元,占序時進度的33.7%。藍魂新能源總投資15億元的清潔能源裝備生產項目,目前已完成主體廠房建設,預計明年底竣工投產;振華海科投資5億元的智能化高性能艦船用泵等海工裝備生產線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目前廠房建設已完成,正購置設備,預計今年底竣工投產。
儲備項目有序跟進,產業發展后勁充足。新時代造船新能源船舶智造項目、揚子江船業集團LNG船智能制造基地建設項目,均在緊鑼密鼓編制可研性報告,泰州市、靖江市兩級聯動緊密跟蹤進展,靠前服務,全力推動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五大板塊“好戲連臺”
整船建造、海工裝備增勢強勁
從細分領域來看,五大主要板塊好戲連臺,整船建造、海工裝備兩個板塊增勢強勁,舾裝甲板機械、船用管系板塊運行好于預期,船用艙室設備運行平穩。行業專家這樣評價。
整船建造行業處于高位運行態勢。從“面”上看,泰州市15家規上造修船企業完成產值143.4億元,同比增長39.1%,占全行業的78.8%,支撐作用明顯。從“點”上看,今年以來,重點造船企業產能完全釋放,各項指標持續增長。
新時代造船1到3月完成產值62.8億元、增長33.4%,開票銷售和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30%,今年已開工船舶10艘,交付12艘161.3萬載重噸;新簽訂單13艘192萬載重噸,目前在手訂單100艘1335.5萬載重噸,生產已排至2028年。揚子鑫福1至3月完成產值28.5億元、增長17.4%,今年計劃開工船舶12艘、出塢12艘、交船13艘,目前手持訂單37艘607.6萬載重噸,交船計劃排至2028年。三福船舶1至3月完成產值13.4億元、增長39.7%,目前在手訂單35艘約142萬載重噸,手持船型多數為雙燃料動力船舶,1300標箱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成為新增長點。
海工裝備產業業績好于預期。一季度,這一細分板塊完成產值4.8億元,同比大增74%。前不久,被業內稱為“中國第一吊”的固定扒桿起重船“三航翔安”輪在泰州眾航新廠區下水,該船總造價超4億元。南洋船舶今年新開工2個海上風電升壓站,單個平臺產值近6億元。三福船舶與日本航運巨頭商船三井簽約建造一艘13000載重噸風電模塊運輸船,為日本海上風電行業提供服務,這是三福船舶在海工裝備領域收獲的第一單。
同樣令外界矚目的是,在“龍頭”拉動下,泰州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鏈整個“龍身”均在強勢飛騰。
舾裝、甲板設備配套企業顯示出良好勢頭,1至3月完成產值12.4億元,同比增長21.6%。亞星錨鏈積極開發風電、礦用鏈等產品,今年又與英國LR、法國BV兩家船級社合作開發深海錨樁等新產品。中運錨鏈搶抓船舶行業復蘇行情,加大國際市場拓展,目前在手訂單交貨期排至2027年,1到3月完成產值8900萬元,同比增長28.1%,全年產銷有望突破5億元。姜堰船舶舾裝件滿負荷生產,船用旋梯市場占有率達到70%,1到3月產值增長33.6%。
船用管系、電氣配套企業業績穩中有增,一季度完成產值12.8億元,同比增長22.5%。大中電機新一代節能電機市場銷售良好,完成產值5.9億元,同比增長22.4%;通達船用閥公司產值增長39.3%。
船用艙室設備配套企業運行穩健,一季度完成產值6.5億元,同比增長9.7%。南極機械、振華海科提早布局甲醇供給、碳捕捉系統等綠色節能環保新產品,今年產銷均有望實現新突破;遠望集團與法國企業合作,搶抓市場機遇,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44.1%。
搶抓機遇挖掘潛力
上半年力爭交船超550萬載重噸
今年以來,有利于造船企業效益持續改善的市場環境相對樂觀。新造船市場需求活躍,新船價格繼續增長,船用鋼板價格在低位震蕩,人民幣匯率變化總體上有利于業績改善。同時,骨干船企加快智改數轉步伐、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加強精益管理力度,企業效益得到明顯改善。
據估算,今年上半年,泰州市船企將力爭交船超550萬載重噸,新接訂單預計將超650萬載重噸。
但世界政經形勢復雜多變,突發事件頻發,航運市場不確定性顯著增加,形成了瞬息萬變、波譎云詭的市場行情。面對這種復雜形勢,泰州市積極將穩定向好的中長期市場需求加快轉化為短期市場的實質訂單,并推動企業加快創新發展,挖掘產能潛力“快交船”。接下來,泰州市將強化運行監測,發揮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專班作用,加強產業常態化活動方案研究和樣本企業走訪,并將持續推動“智改數轉網聯”升級,持續推進多元融合高位嫁接,切實服務好企業,有效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是泰州市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賽道。泰市將進一步加強重點骨干企業牽引帶動作用,充分發揮產學研用各參與方要素優勢,加快推進船舶產業研究院建設,選聘人才團隊與船舶產研院、地方政府等組建輕資產運營公司,探索科研新模式,為船舶企業提供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