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高質量發展走在前——經濟新觀察】數字職業“上新” 激活就業市場“一池春水”

隨著數字經濟規模快速增長,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催生出大量的新職業,激活了就業市場的“一池春水”。記者走訪江蘇各地就業市場發現,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相關的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包括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等等。某招聘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人工智能相關職位需求同比增長超過3倍。

蘇州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人力主管王女士告訴記者:“我們是做半導體的,目前我們一直在招研發工程師。我們的要求是材料工程、微電子專業,這跟我們的企業是相匹配的?!?/p>

據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統計,預計到2025年,我國智能制造業數字人才缺口將達550萬人,人才供需比為1: 2.6。蘇州市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會長冷忠權介紹:“今年我們蘇州要吸收18萬名畢業的大學生。蘇州因為制造業比較發達,智能制造等崗位需求是有明顯增長的。”

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推動著人才培養方向悄然轉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張慶海介紹,職業教育一直以就業為導向,行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會根據市場需求,動態地調整教學方案。

張慶海說:“近年來,我們將機器視覺、圖像處理、雷達檢測等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到現代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例如,在現代通信工程專業的通訊網絡工程方向,我們融入了機器視覺、圖像處理等智能化系統的方案設計、配置與調測等相關內容。我們也引進了很多實操課程,需要用到工業機器人等先進設備,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更多適應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復合型、精深型、創新型的人才。”

人社部等九部門近日發布《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確提出“扎實開展數字人才育、引、留、用等專項行動”“提升數字人才自主創新能力”“激發數字人才創新創業活力”。近年來,江蘇也在積極探索培育“數字工匠”,為數字人才搭建“成長階梯”。

南京市鑒定中心技術開發科副科長智婷介紹,在技能培訓方面,南京連續三年將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等人工智能相關新職業納入高技能人才培訓補貼緊缺型職業(工種)目錄,符合條件的高校學生、企業職工等可享受培訓補貼或技能提升補貼,并且補貼在相應標準的基礎上上浮30%。此外,南京對這類新職業的評價進行了有益探索。

例如雨花臺區圍繞人工智能訓練師、密碼技術應用員、信息通信網絡運行管理員等數字新職業領域深耕細作,拓寬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改變兩類人才發展中“獨木橋”“天花板”現象。后續將通過推進人工智能方面新職業的相關政策落地實施,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提升服務,加快培育新型勞動者隊伍,激活新的就業“動力引擎”。

江蘇產業基礎堅實、科教資源豐富、市場規模巨大,發展數字經濟基礎好、空間大、前景廣。2023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萬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1.4%。如何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培養一支適應性強、精通技術、能夠與人工智能并肩工作、實現人機協作的勞動者隊伍至關重要。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導,南京大學就業質量研究中心主任方長春認為,要主動、積極地發揮數字經濟對人力資源供給的引領作用,結合產業發展制定針對存量勞動力的技能提升計劃:“對于勞動者而言,你就需要不斷地去學習,來適應這些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催生的、技能要求比較高的崗位,我把它稱之為‘再技能化’。此外,通過現代產業體系帶動整個社會人力資源供給的優化,包括對于勞動者的技能提升或培訓,對產業工人的技能更新迭代?!?/p>

(江蘇新聞廣播/彭迪帆 蘇州臺 編輯/國正)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