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日前,“水韻江蘇”文旅推介會暨東方美學生活展在巴黎佳沃音樂廳舉行,常州孟河醫派精彩亮相。
孟河醫派從江南小鎮孟河古街出發,沿著流淌千年的長江走出江蘇、走出中國,是中國目前傳承時間最長、學科最齊全、影響最大的地方醫學流派,素有“吳中醫學甲天下,孟河醫學冠吳中”之美譽。其后人遍布海內外,10余位國醫大師,超過1500名傳人遍布五大洲17個國家,可謂地方中醫流派中的翹楚。
在佳沃音樂廳,蘭陵程氏針灸傳承人、常州市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張建明用“蜻蜓點水法”讓前來參加活動的外國友人進行現場體驗。
“我很喜歡中醫,今天想試一試中醫針灸。”專程從楓丹白露地區趕來的副市長瑪麗女士向張建明醫生表達了訴求。
“感謝您的信任,您告訴我哪里最疼?!睆埥魃焓衷谕赓e的頸椎附近捻捏,當他摸到大椎穴時向對方解釋道:“這是我們人體后背一個重要穴位,是三陽和督脈之會。身體寒氣凝聚于此,導致頸背部疼痛,而針灸能使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事半功倍。”隨后,張建明一手持針,另一手捏住針柄,快速一搓,隨著“啪”的一聲,針尖迅速破皮刺入,大約數秒后瑪麗女士就感覺局部酸酸脹脹,10分鐘后拔針,感覺疼痛明顯減輕了,她用生疏的中文一直說“謝謝您”。在場嘉賓看到如此神奇的治療效果,不禁連連稱贊:“針灸真神奇,真厲害!”
品味過幽幽“百草香”,法國友人還在印有中醫道地藥材圖案及功效的團扇、書簽,以及孟河醫派專制絲巾等文創產品面前駐足欣賞,近距離感受孟河醫派的歷史源流和傳承發展。
近年來,孟河醫派研究會再版了《孟河四家醫集》、編輯了《孟河醫派研究文獻》、編撰了《孟河醫派三百年》;2016年,紀錄片《孟河醫派》登上CCTV;2020年,以孟河醫派四大家行醫問診的故事為藍本創作的舞臺劇《一代宗醫》榮獲江蘇省紫金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獎;孟河中學、孟河中心小學等學校已將“孟河醫派文化”作為校本課程引進課堂……德國籍博士沃爾克·施爾德(中文名蔣熙德)在接觸到孟河醫派后,多次前往中國深入了解并學習。他歷時二十載,撰寫出了世界首部全面論述孟河醫派的研究專著——《孟河醫派源流論》。
目前,常州建有孟河醫派國醫大師工作站1個,中國名中醫工作室1個,孟河醫派名中醫傳承工作室國家級4個、省級2個,孟河醫派基層名中醫工作室34個,在新疆烏恰、陜西安康等地建立孟河醫派二級工作站。
“蘭陵程氏針灸”“孟河醫派臨方炮制技術”“孟河醫派骨傷流派正骨手法”“孟河醫派中醫婦科療法”“徐氏中醫臨界辨證診斷技術”等8項被列入江蘇省、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旅法常州籍自由攝影師劉博洋在接受采訪時說:“這次中醫文化交流讓法國各界代表增長了許多日常個人健康調理的知識,同時也對祖國數千年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感震撼。中醫是中國的醫學瑰寶,祝中國醫學發揚光大,人民安康幸福!”
“我母親是學中醫的,所以對中醫非常有感情。相信通過我們不懈的溝通,兩國人民一定能越來越理解、欣賞對方的文化。”法國旅游發展研究院項目經理印恬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