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位于長三角的幾何“C位”,一個是長三角的綜合實力“C位”,當無錫與上海強強聯手,一灣人才“湖”“海”即將澎湃。
5月31日,一場聚焦深化人才交流與創新驅動發展的盛會——無錫·上海人才合作發展大會在上海啟幕,400余名政、產、學、研、金各界人士齊聚一堂,話“前緣”、謀合作,架起兩地間人才與創新資源的橋梁,共同譜寫“雙城故事”新篇章。黃浦江畔,人才合作浪潮奔涌。大會期間,同步舉辦了長三角一體化人才合作發展懇談會、上海(無錫)產學研成果洽談會、高端人才招聘會暨上海高校碩博專場、科技鎮長團(上海)創新合作懇談會等系列活動。
“政產學研金用服”,打造創新“生態圈”
“希望無錫能夠借助此次大會的契機,充分發揮上海在高校、院所、人才、科技等方面的優勢,打造‘政產學研金用服’全方位、一體化、深度融合的‘生態圈’。”作為無錫在滬的鄉賢代表,中國科學院褚君浩院士在大會開幕式上的一番話,道出了現場不少人的心聲。
這份“殷殷期盼”,一一成為現實:當天,一批上海高校、科技鎮長團和人力資源機構代表獲聘無錫市招才引智大使;無錫—上海高校校友創新創業聯盟發布;“太湖人才獎學金”合作簽約;無錫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9所高校合作設立人才引育工作站……
一批批合作協議的簽訂與揭牌儀式的發布,見證著無錫與上海合作的豐碩成果,也預示著一個更加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正在形成。無錫—金山—松江—青浦人才一體化發展合作發布也有力印證了這一點。
相關負責人分析,四方攜手打造一體化發展合作共同體,能通過多方資源共享、政策互通、平臺共建,促進人才在更大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為區域產業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
此外,舉辦地正是上海高校資源豐富的楊浦區,被稱為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的天然“蓄水池”。無錫市委組織部與楊浦區委組織部的人才合作簽約,將聚焦兩地人才資源對接,深化組織層面的互動與協作,形成互惠互利的人才發展生態,探索跨區域人才合作新模式。
以人才合作為支點,錫滬緊密攜手,目的不言而喻:希望通過舉辦人才合作發展大會,進一步加強無錫與上海的產業聯動、科技聯創、設施聯通,讓無錫這個“小上海”真正成為“大上海”發揮核心輻射功能和龍頭帶動作用的重要合作伙伴。
當被問及“為何是無錫”?近期智聯招聘發布的新一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給出答案。數據顯示,今年無錫的人才吸引力排名繼續保持在前十。“近兩年人才凈流入占比穩定在0.5%—0.6%,在二線城市中排名非常靠前。”智聯招聘集團聯席總裁王戈表示,無錫作為上海大都市圈的戰略支點城市,發展潛力不可限量。
以才引才,擴大人才“朋友圈”
會場外,無錫市“錫望您來”第三十二屆高端人才招聘會暨上海高校碩博專場活動現場“熱氣騰騰”,求職者摩肩接踵、大排長龍。而這,也是“無錫市城市伯樂訓練營”成員的一次實地“練兵”。
“最近,我們‘太湖人才計劃’升級到了4.0版本,像您這樣的博士來錫的話,光‘住’的方面,最高能享受30萬元的購房補貼……”凱龍高科人力資源負責人儲修堂介紹起最新的人才政策顯得格外熟稔。他直言,“伯樂訓練營”對人才政策的宣講、解讀,讓他對做好企業的招才引智工作更有信心,也希望在理論及實操的雙重“加持”下,能成為具有國際視野、戰略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城市“伯樂”,為無錫發掘、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據統計,參加此次高端會的無錫市重點企事業單位共計61家。其中,23家上市公司攜700余個年薪20萬元以上的優質崗位到場,涵蓋物聯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專業,最高年薪達100萬元。招聘會首次設立博士后設站單位招聘專區,10家博士后設站單位提供44個博士后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求職者中碩士人才占總人數63%,博士人才占比14%,參與深度面試的求職者達121人次,初步達成就業意向428人次。首次“現身”高端會的AI面試,共“錫”引101人次參加。
現場,科技鎮長團成員也化身“親友團”,以親身經歷為無錫“代言”。“在錫、滬工作的經歷,讓我結識了兩地產、學、研等各界高層次人才。希望未來能當好人才‘召集人’,為雙城協同發展匯聚‘智’力量。”無錫科技鎮長團汽車團支部書記王穎介紹。
除設立科技鎮長團之家(上海中心)外,大會同步開展無錫市科技鎮長團(上海)創新合作懇談會,通過組織來自上海的歷屆無錫科技鎮長團團員深入交流,進一步挖掘上海創新資源,拓展引才“朋友圈”,走出“以才引才”新路徑。
文體開“繁花”,融通城市“生活圈”
輕旋轉臺、刮刀翻飛……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正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吳芳娣一套嫻熟的“手上功夫”,在大會現場“圈粉”無數,一把把造型各異、獨具特色的紫砂壺吸引不少人駐足賞玩。“希望通過紫砂壺,讓更多人了解無錫、愛上無錫、來到無錫。”吳芳娣邊說著,手上動作不停。
當天,“錫有非遺”走進上海,將泥塑、錫繡、竹刻、紙馬、錫劇、無錫船點等無錫非遺帶進上海年輕人的視野,拉近非遺和年輕人的距離。在workshop互動區域,不少參會人員躍躍欲試,親自上手參與傳統工藝制作,沉浸式體驗泥塑、均陶、剪紙等非遺手作。
無錫市高層次人才聯隊與復旦大學教工聯隊舉行的一場足球友誼賽,也為花式引才打開了“新路子”。運球、過人、搶斷、射門……“用球賽的方式開展地方和學校的對接,這對我們學校,尤其是教工足球隊來說還是第一次,我們感覺很新奇。”復旦大學工會主席劉君表示,自己也是球隊的一員,在比賽中感受到無錫組織方的充分準備和專業,遺憾的是友誼賽的時間較短,他非常期待下一次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無錫開展不止于足球運動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探討。
“體育賽事交流已逐漸成為城市引才品牌宣傳的有效途徑。”無錫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足球運動這一輕松愉快的形式,能為不同背景的高層次人才提供一個非正式的交流平臺,促進相互了解,為未來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借助賽事展現無錫的城市風采、文化底蘊和體育精神,也體現城市對于匯聚高層次人才、促進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視,以及“球”賢若渴的愛才氛圍。
全方位擁抱“大上海”,加速推進錫蘇常協同發展,讓“半小時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4小時產業配套圈”“24小時包郵圈”成為現實。今年,長三角軌道交通的無縫對接規劃落地,上海與無錫即將步入地鐵同城的新紀元,區域間的互聯互通已從“接通血管”逐步升級到“打通經脈”。“我們殷切期盼大家能常來無錫走走看看,攜手續寫太湖明珠與東方明珠珠聯璧合的嶄新篇章!”無錫市委人才辦負責人滿懷憧憬發出邀約。(陳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