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西湖邊看詩畫江南,下午到蘇州古城品園林風情,晚上在外灘感受撩人夜色……交通互聯,讓長三角半小時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24小時包郵圈加速走進現實。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第六年。一幅幅關于百姓出行、求學、旅游、就醫等方方面面的“雙城生活”成為日常圖景。
錢念秋 攝
跨省高鐵天天爆滿,“雙城通勤”將遍地開花
今年“五一”,長三角“南大門”——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成為旅游“爆點”,5天接待游客138.65萬人次,增長48.8%。咖啡、露營基地等新業態蓬勃發展,成為吸引年輕人的一個個網紅打卡點。
對于溫州市蒼南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敏來說,長三角鐵路的每一條新消息都讓他振奮。“我們的游客有三分之二來自長三角地區。”他期待,軌道上的長三角“跑”出更多加速度,為蒼南這座縣城帶來更多“流量”。
長三角互聯互通,為蒼南縣旅游帶來新的增長點 采訪對象供圖
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實施以來,長三角地區基本實現“市市通高鐵”,成為全國鐵路路網最密集的區域之一。上海和南京之間,運營時間內3—4分鐘就有一班;緊鄰上海的蘇州地區,現在每天8點前開出往上海方向的早通勤高鐵列車20趟,幾乎趟趟爆滿,“雙城生活”越來越方便。江蘇所有設區市全部開通進京達滬高鐵列車,“一網覆蓋江蘇、一票走遍全省、一站發往全國”逐步變為美好現實。6月15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第三季度列車運行圖。調圖后,長三角鐵路旅客列車開行總數達1325.5對,貨運列車開行總數達1345.5對。
到2025年,長三角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本實現,軌道上的長三角基本建成,鐵路網密度將達到 507公里/萬平方公里。類似“蘇州—上海”“嘉興—上海”“南通—上海”這樣 “雙城”通勤的模式有望遍地開花。
接下來,江蘇將加強與周邊省市聯動協作,共同推動滬蘇湖高鐵年內建成通車,加快推進北沿江高鐵、通蘇嘉甬鐵路等干線鐵路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合宿鐵路宿遷至泗縣段、寧宣鐵路、揚鎮寧馬鐵路鎮江至馬鞍山段、宜湖鐵路、寧杭二通道以及水鄉旅游線、滬蘇錫常、如通蘇湖、蘇淀滬城際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不斷完善省際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確保省際互聯互通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見效。
省際公交不斷“上新”,跨省串門更方便
如今,三省一市的互聯互通已從“接通血管”逐步升級到“打通經脈”。
“這下我們去廣德就方便多了!”早上6點30分,342路公交車準時在宜興市太華鎮汽車客運站拉上乘客,向安徽廣德方向徐徐駛出。
圖源: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票價2元,日發班次12個,全線里程14公里……這條剛“上新”的跨省公交線路,打通了宜興與廣德的公交網絡,實現兩地公交的無縫換乘。
跨省公交是區域交通網絡里的一根重要鏈條,也在加速著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的進程。廣德、宜興地處江浙皖三省交界,都是擁有吳文化色彩的江南水鄉,同時也是長三角“一地六縣”產業合作區的重要成員。跨省公交線路的開通,不僅能促進兩地交通互聯互通,也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區域間產業聯動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毗鄰地區動力十足。
江蘇溧陽市到安徽郎溪縣有195路、浙江湖州長興縣到江蘇宜興市有118路、江蘇昆山市與上海青浦區有示范區6路……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22日,長三角省際毗鄰公交累計開通108條線路,省際毗鄰公交市級節點覆蓋率已超過76.2%,縣級節點覆蓋率近77.2%。
就醫購藥更便捷,異地享受“同城服務”
長三角交通路網越織越密,人員流動日趨頻繁。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持續分類推進各領域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協力勾畫民生福祉最大同心圓。
咨詢異地就醫政策 趙杰 攝
例如,得益于長三角公共服務一體化中的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長三角三省一市群眾可以享受異地就醫“同城服務”。
2018年,上海會同蘇浙皖三省醫保局試點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目前這一便民服務涉及長三角41個城市2.45萬家醫療機構,累計結算超3300萬人次,減少群眾墊付近56億元。
江蘇不斷推進長三角基本醫保公共服務更加便利共享。江蘇開展臨時外出就醫人員自主備案,目前全省13個市已依托“江蘇醫保云”APP全部開通服務,打造長三角地區臨時外出就醫人員自主備案“免審秒辦”高效模式。
長三角地區跨省異地就醫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24年4月底,江蘇開通長三角地區跨省異地就醫聯網醫藥機構43476家,跨省直接結算636.03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107.76億元,參保群眾在長三角地區異地就醫、購藥更便捷。
一卡暢玩,近200家旅游景區“同城待遇”
周末假期去哪兒玩?長三角說走就走。長三角地區氣候適宜,山清水秀,既有良好的旅游產業基礎,又擁有旅游消費愿望強烈、旅游消費實力強勁的旅游消費群體。是許多人心之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錢念秋 攝
一張社保卡,不僅僅是群眾就醫買藥時才會記起的“小卡片”,更是承載起待遇發放、休閑娛樂等多個服務功能的“惠民卡”。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長三角區域實體和電子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已分別達到2.39億和1.89億。長三角區域39項人社政務事項,以及公安、民政、醫保等部門部分政務事項支持群眾憑卡辦事。
為游客帶來福利,江蘇推動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在4A級以上重點旅游景區、市級以上公共文化場館一卡通通道刷卡入園入館,通過加載“水韻江蘇”數字旅游卡,率先實現省內13個設區市近200家旅游景區同城待遇。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徐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