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琦
數字浪潮洶涌澎湃,江蘇徐州乘“數”而上、勇立潮頭,秘訣何在?
看——
生產車間,自動焊接機器人、智能化柔性焊接線、智能化輪挖裝配專線……僅需幾分鐘,一個個零散配件組成的小型挖掘機在流水線上“出生”;
建筑工地,智能安全帽可以語音通話、監測施工人員行動軌跡,不僅提高施工效率,還能一鍵求救,更大程度保障工人安全。
聽——
“你是誰?”
“我是小拓,彭城七里歡迎您。”
在融合數字技術的“彭城七里”大型聲光電地圖上,數字人小拓通過屏幕與觀眾流暢對話,讓千年文脈實現與真人之間交互溝通。
……
答案,藏在一幕幕數字生活應用場景的呈現中、一輪輪“數”與“實”的雙向奔赴里。
向“新”求變
擁抱滾滾而來的數字化浪潮,傳統產業插上了新“翅膀”。
走進徐工漢云,一塊實時顯示全球入網設備、工況、開工時數等內容的大屏引人注目。點擊設備,可以清晰地看到每臺設備情況;點擊當前工況,顯示設備發動機轉速、水溫、油壓、力矩百分比等信息;點擊工作日歷,可看到設備每日工作時長,對客戶經營情況進行評估……
“我們搭建的全球云管平臺,將國內10余種私有云及海外14個大區的公有云資源納入管理,通用算力和AI算力提升至1000萬億次/秒,匹配全球業務布局?!毙旃ぜ瘓F數字化部部長付思敏說。
機器人手臂靈活地抓起一塊塊鋼板,有條不紊地依次送進切割機或是壓彎機……在徐州華恒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出廠的每套機器人系統,其智能化集成控制系統已是“標配”。
“我們把目標瞄準機器人焊接項目上,建立工藝數據庫,綜合海量數據實現定制化服務。”徐州華恒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新生說。
工程機械產業是徐州的“1號產業”,徐州華恒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機器人焊接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工程機械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為徐州工程機械產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目前,該公司年銷售機器人焊接系統200余套,產值約2.5億元。
坐落于云龍湖畔的泉山區珠山數字經濟產業園,是徐州高質量發展的策源地之一,涌動著澎湃的創新動能。
徐州市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快手徐州直播基地、23度技術、蛋殼網絡文化等多家企業云集,智慧城市、數字藝術、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等產業在此集聚。
5月29日,泉山區政府與360集團舉行合作簽約活動,在人工智能底座搭建、大模型研發應用以及網絡安全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全面賦能徐州新質生產力發展。
360集團計劃在珠山數字經濟產業園成立徐州AI大模型應用運營公司,將該集團在淮海經濟區的數字業務在泉山集中集聚集成發展。
“力爭2024年底,全區數字經濟突破30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上企業總量突破80家?!?泉山區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馬雪雪說。
向“新”求變,才能競逐未來。
近年來,徐州著力培育“343”創新產業集群,其中就包括加快培育數字經濟等新興創新產業集群。
如今,越來越多的數字經濟企業正通過創新研發撬動新的增長點,迎著風口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當前,徐州已形成徐工漢云、漢風數字、新碟數科等軟硬件開發、信息系統集成和服務外包的新一代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去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達1200億元,同比增長45.7%,“上云上平臺”企業突破1萬家。
向“數”而行
“入門即辦、辦完即走,節省了不少時間!”在沛縣政務服務中心大廳,登錄政務一體機系統、選擇政務服務項目、點擊自主申報、閱讀承諾書、完善填報信息、提交申報、自主打印……從系統填報資料、提交資料到完成審核,僅用2分40秒胡女士就拿到了衛生許可證,審批時間由原來的20個法定工作日變成不到30秒。
“智慧”參與審批環節,給了數據“能跑路”“跑遠路”的強勁“體能”,流動的數據為政務服務提質提速,也讓服務更加便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面對全球數字經濟浪潮,徐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搶抓數字時代發展新機遇,積極探索數字化發展路徑,更好發揮數字化在中國式現代化徐州新實踐中的驅動引領作用。
從2017年“數字經濟”首次寫入徐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到2020年“數字徐州”建設項目啟動,再到2022年《徐州市數字政府建設規劃(2022—2025年)》發布,徐州始終把數字政府發展擺在突出位置。2023年,徐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7.8%、躍升幅度全省第一。
近年來,徐州堅決打通數據共享“大動脈”,聯通“數據孤島”,暢通“數據瓶頸”。整合系統130個、清理低效系統50個,優化44%市級自建系統。推動“尊老金申領”智能審批,發布全省首個《公共數據分級分類》地方標準,推進政務“一碼通辦”“中介超市涉稅專區建設”等10個場景創新應用……徐州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位列省內第一方陣。
從教育醫療、就業服務,到交通出行,各類場景數字化服務不斷迭代升級——
“云碼云學”創新應用獲“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應用試點十大案例”;15家三級醫療機構建成互聯網醫院;打造就業服務“免申即享”,社保基金“智監管”;建成城市級MaaS智慧出行一體化運營平臺,累計接入停車場442家、泊位總量12.5萬個。
乘“智”而上
孟夏時節,彭城大地處處“新”意勃發。
工廠車間,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研發中心,數字技術助力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實現突破……
萬物互聯,智創未來。
今年1月,徐州印發《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明確推動通用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場景創新,面向安防、教育、醫療等領域開展“AI+”新產品應用。
今年,市委、市政府聚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重構數據管理機構和職能,賦予數據系統重大使命任務,以數據機構全新職能配置為強大動能助力高質量發展。
經過重組,數據管理機構職能相對集中和優化整合,尤其是一體推進市縣兩級數據機構組建,增強了數據系統協同聯動效能,為數據機構有效履職增添了強大活力和動力。
“我們要從思想認識、方法理念、實踐路徑上增強數字意識,有效履行數據職能,在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的廣闊天地間,有更大作為、作更大貢獻?!毙熘菔袛祿贮h組書記、局長劉東亮說,市數據局的成立,不是簡單地承繼過去,而是從數據事業高質量發展大局出發的戰略性、系統性職能重塑。
他表示,要以市數據局掛牌成立為契機,著力落實數據基礎制度、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釋放數據要素潛能、發展數據產業、完善基礎設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政務服務、加強長遠工作謀劃,全力打造區域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當前,徐州正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高水平展現中國式現代化徐州圖景,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