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高霞
- 時間:2024-06-21 11:39:51
學校名片
●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
●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
●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學校
●教育部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學校
●國家級教師職業教育實驗培訓基地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
●江蘇省職業學校智慧化校園
●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職業學校
●江蘇省首批職業教育改革實驗學校
●江蘇省職業學校“雙優”計劃建設學校
●江蘇省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示范職業院校
江蘇省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直屬江蘇省教育廳管理,創辦于1956年。如今,學校新一屆黨委堅持抓班子、帶隊伍、強作風、保安全、促發展。實施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工程,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有效性,人才培養質量快速提升;實施環境整治工程,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實施內部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干部履職能力明顯增強;實施民生兜底工程,設立愛心賬戶,為困難學生解除后顧之憂;實施平安校園創建工程,綜合施策,兜底安全底線。
7萬余名高水平技能型建設人才從這里走出,畢業生中的佼佼者,成為長三角地區大中型企業杰出企業家、工程師、中高級管理人員、崗位能手。如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江蘇省地勘部門第一地質大隊技術能手姚正斌;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技術能手閆長干;“江蘇省旅游行業金牌導游”“江蘇省青年崗位能手”“巾幗建功標兵”張玉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南工人。60余年,一代代學子,從江蘇省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出發,在各行各業揚起“工匠之帆”,成為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新征程上,學校堅定不移地走“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之路,加快內涵建設與發展,大力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致力于培養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關鍵詞 立德樹人
五育并舉,潤心賦能
亮點:
國學浸潤、晨讀晚寫、黨史學習教育、信仰公開課、球棋術舞社團、文化藝術節、校園技能節、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創新創業大賽……置身南工校園,美好的一天是從瑯瑯的讀書聲中開始的。學習之余,學校組織了各類精彩活動,助力學生個性化發展,校園生活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解讀:
學校以美育浸潤學生,成立美育教研室,整體設計并組織全校美育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發現美、感知美。學校將專業教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創建“勞動教育+”院級實踐基地,組織同學們主動開展勞動實踐。學校開展體育課程教學評價改革,利用AI手段,開展課外運動數據采集,幫助學生培養良好運動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充分利用第二、第三課堂,拓展“五育融合”新空間,根據學生興趣,組建球棋術舞等各種社團,切實踐行“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潤心、以勞健心”主要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 專業建設
產教融合,雙向賦能
亮點:
學校建有五年高職專業19個,3+3現代職教體系建設項目8個,建成國家示范校重點建設專業4個,國家級建筑類緊缺型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巖土工程專業實訓基地等2個,省級五年制高職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省級現代化專業群等6個,省級品牌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示范專業5個,省級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4個,省職業教育現代化實訓基地3個,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職業體驗中心、市級專業學院和產教融合實訓平臺等7個。
解讀: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與江蘇省地質勘察局、南京旅游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四研究所、中建八局、三菱電梯等500余家省內外名企合作,遵循發展集團化、專業基地化、基地產業化的思維,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三對接”,實現學校、企業、學生的三方共贏。
2010年,學校牽頭組建江蘇地質職業教育集團,當選理事長單位,并入圍全國第二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學校是“一帶一路”應急管理教育聯盟理事單位、全國石化化工行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全國云計算大數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南京文化旅游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關鍵詞 創新教學
融合課程,工學實踐
亮點: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459名,其中副高及以上教師128名,“雙師型”教師占84%,現有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師、第七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教師(國家級)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職業教育領軍人才、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省高校“青藍工程”人才17人,國家級金牌教練、省級金牌教練21人,國家級、省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省級名師工作室6個,市學科帶頭人4人,聯合學院專業帶頭人13人。學校長期聘請100多名行業專家、技術能手為兼職教授、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參與專業建設和教學、教改工作。
解讀: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通過對市場需求的人才專業能力、成長情況等方面的調查研究,把課程教學內容與行業發展標準、企業生產流程、項目開發等相融合,同時與企業、行業協會等相關機構緊密合作,研發與時俱進的專業課程,保障學生學習最新的、先進的內容,使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充分銜接,逐步形成學校課程+校企課程+企業課程“三融合”的課程體系。
學校根據人才培養需求,成立產業學院,開展學生工學結合實踐,在真實的企業項目實施過程中,校企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全方位和立體化地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產業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學校構建了“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路徑選擇+創新想法實施”的創新教育體系。如創建校級“創客中心”,在每年校級技能節中設置創新比賽項目,面向全校征集創新點,鼓勵全校同學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在“創客中心”導師指導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用3D打印、沙盤推演等手段驗證真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新思維。
關鍵詞 人才培養
多元渠道,升學就業
亮點:
近三年來,2000多名學生通過專轉本、專接本進入本科院校深造;學生獲得全國技能大賽金牌、銀牌11枚,省級技能大賽金牌18枚、銀牌30枚、銅牌27枚。2023年,11名學生通過學校的國際交流項目,被日本和韓國的大學錄取。畢業生就業率歷年在97%以上,對口率在85%以上。
解讀:
學校的五年制高職(大專)學生可通過專轉本、專接本、出國留學提升學歷。五年制高職學生第五年通過江蘇省五年一貫制“專轉本”考試,進入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合格,可獲得本科文憑。全日制在籍專科學生在基本完成專科階段學業的同時接讀本科。目前,學校五年制高職有16個專業與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聯合開設專接本本科助學班,學生成績合格,第六年可獲主辦高校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
學校的國際合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先后與俄羅斯、日本、韓國等的10所知名大學在國際人才聯合培養、核心課程建設、課程資源開發、學術交流互訪、國際通用標準引進等方面開展合作。
如今,學校已向社會輸送高水平技能型建設人才7萬余名,無數棟梁脫穎而出,在不同的崗位、不同的領域開拓進取、銳意創新,走向筑夢中國的前沿領域。
聯系我們
學校新大樓一號樓大廳設招生咨詢處,熱忱歡迎考生及家長來校參觀、咨詢。
學校地址:
南京市江寧區麒麟門麒西路68號
咨詢電話:
025—84124716、84125986
學校網址:
http://www.njevc.cn
招生網址:
學校微信公眾號
qq咨詢群
通訊員 錢莙 盛宏友 學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