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關鍵是把基層黨組織建好、建強。基層黨組織要成為群眾致富的領路人,確保黨的惠民政策落地見效,真正成為戰斗堡壘。”江蘇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不斷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效能,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在宿遷市宿豫區陸集街道,這兩天,當地新建的鎮級電商基地正式開播運行。依托繡品產業,首批進駐基地的官莊村根據以往銷量數據比對、市場調研,從80多款團扇中優選20多款產品進行圖案和工藝升級,重點推薦。充滿國風的新品六月份一經推出,銷售就持續走高,有望成為店鋪今夏的爆款。把握農村“互聯網+”這一發展趨勢,這兩年,陸集街道積極探索“支部+電商”模式,集合轄區內多個電商特色村資源,打造鎮級電商直播基地,引導村民根據市場需求,精準直播帶貨。改變以往企業有什么,直播間賣什么的傳統模式,升級為市場什么賣得火,村集體就定向設計、生產推送什么。
宿遷市宿豫區陸集街道官莊村黨委書記黃夢楠說,官莊村緊扣黨建引領、人才培養、黨群共富三個關鍵,變被動為主動,一年四季都有銷售的貨品,增加周邊農戶就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打造產業觸網黨群共富的新格局。
宿遷市宿豫區陸集街道官莊村村民黃躍告訴記者,一個月能賺4千到5千元錢,現在邊種地,邊來打包綠植,家里事情也不耽誤干。
聚焦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江蘇既注重“塑形”,也注重“鑄魂”,不僅要讓村民們“富口袋”,更要讓大家伙“富腦袋”。在培育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基礎上,南京市浦口區新金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由村集體統一租賃廢棄閑置的民居,統籌規劃鄉村道路、公廁建設;并抓住同高校共建契機,開展藝術點亮鄉村活動,通過藝術寫生和舉辦畫展的形式,把村容村貌和村民的文明事跡藝術展示,引導村民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南京市浦口區湯泉街道新金社區居民丁邦榮告訴記者,以前垃圾滿地丟,自從建設美麗鄉村以后,現在老百姓對環境都很珍惜了,自動實施垃圾分類。以前年輕人嫌家鄉環境太差了,不愿意回來;現在都愿意回來了,老百姓現在幸福指數絕對提高了。
南京市浦口區湯泉街道新金社區黨總支書記周芳說,在和美鄉村建設中,發揮黨員、群眾作用,通過黨員議事會、村民代表會,聽取他們的建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通過黨建引領,改善人居環境,培育發展鄉村產業,不斷提高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從產業興旺到生活富裕,從生態宜居到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錨定鄉村全面振興目標,江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建強興村隊伍,拓寬興村路徑,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發展成色不斷提升。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王堯 俞銘義 張心宇 宿遷臺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