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具時代特征的生產要素,數據正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7月5日,全省首個數據要素產業園(先行區)在無錫經開區面世,開啟了一條統籌建設數據要素市場、加速數據價值釋放從而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地方創新之路。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了不可或缺的“新石油”。深挖這一異質性資源,激活數字經濟關鍵變量,厚植推動發展的最大增量,無錫提出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經濟和數字化轉型標桿城市,建設體現無錫特色,具有市場化配置高、安全權益高、流通成本低“兩高一低”顯著優勢的“中國數碼頭”,數據要素產業園成為戰略目標落地的關鍵一步。
今年初,國家數據局成立后主導的首個文件《“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正式發布,目的正是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催生倍增效應。但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是一項探索性、創新性、專業性很強的事業,需要國家頂層設計和地方實踐探索有機結合。就此而言,無錫開啟數據要素產業園建設,適逢其時。
數據富集高地疊加前瞻布局
全省首個數據要素產業園落戶
以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新業態,在經濟發展中的占比與日俱增。江蘇這一“首個”落地經開區,源于無錫對數據這一異質性資源的高度敏感和提前布局。
無錫是數據富集高地,同時也是數據開放高地。無錫在全省率先發布地方“數據二十條”、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辦法,扎實的數據產業基礎、多元的先進算力資源和豐富的數據應用場景激發出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新速度。
超前謀劃布局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無錫在全國率先成立“無錫新型城市算力中心”,打造“算力洼地”。統籌算力布局,全市在通用算力方面累計建成規模數據中心16個;“神威·太湖之光”可提供125P國產超算算力,整體技術性能國際領先;已建和在建智算算力近3025P,預計明年年底智算算力將新增超4032P。
在推動數據資源集聚、配置、增值上,無錫意識超前。1-6月,無錫累計發布數據要素相關政策文件12份,全市“一盤棋”高位統籌推進,建立“1+8+X”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模式,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數據產品方面,圍繞城市未來產業的低空經濟產業鏈數據服務、人工智能產業鏈數據服務等特色數據產品,聚焦跨境數據產品的“企業跨境合規用印數據服務”,以及文旅概念的全市首例文旅數據產品交易等,匯集成豐富多樣的探索實踐。
截至6月底,無錫累計入駐數商已達220家,初步形成應用型、技術型和服務型數商矩陣;發布數據產品42個,累計達到 85個;2個案例入圍國家數據局“數據要素×”典型案例答辯,數量全省第一;全市交易規模(交易額)累計達到1.24億元。
以產業園為載體,帶動基礎設施、政策工具、供需兩側、人才引育等體系的構建,意味著數據要素市場的建設進入了規范探索的新階段。
以較小面積創造無限價值
海歸小鎮崛起發展新地標
數據相較于其他傳統要素,最大的區別在于“可復制性”和“報酬遞增”。無錫市數據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決定了產業園能夠發揮數據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從而以較小的占地面積創造出較大經濟價值。
建載體聚要素,數據要素產業園框架逐漸成型。一期先行區選址海歸小鎮,產業園揭牌當日,好活無錫城市項目等首批數商企業入駐,同時落地上海數據交易所無錫合作中心、深圳數據交易所無錫工作站、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無錫算力服務專區等機構;二期核心發展區則將建設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數據大廈,建設集數商企業孵化空間、數據要素交易平臺、數據經紀人培訓、數商論壇會議功能于一體的數商產業發展新地標。
看得見的有形載體之外還有一個無形的數字世界,構建出數實融合園區新模式。產業園將在全市率先上線虛擬園區服務平臺,構建虛擬園區、政務服務、產業數據、經濟數據等板塊,為數商企業等市場主體統一提供政策咨詢、數據服務、金融服務等一站式服務。
數據要素產業從技術層面上看,涵蓋了數據的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流通交易、治理應用等方面,分門別類延伸出相對應的產品和服務,最終歸結成技術型數商、服務型數商和應用型數商。這三類企業正是數據要素產業園招引的目標群體。
正如首批入駐企業里,有阿爾特汽車這種擁有海量數據的行業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形成AI汽車設計數據項目等“數據要素×”項目;亦有可為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領域各類模型訓練提供資源支撐的匯納科技這類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大成律所、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等第三方服務、咨詢類企業。
各類數商在集聚碰撞中誕生清晰的需求,牽引產業創新、形成新質生產力,一條以數商為核心的新型產業鏈將逐步形成。
解決制約數據流通瓶頸
最大程度激發要素價值
數據只有流通起來,才能變成真正的“活水”,最大程度激發數據要素價值。當下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面臨著數據供給不高、流通機制不暢的問題。要素市場承擔著“破障”的職責,而“異質性資源”的特點決定了產業園建設要“不走尋常路”。
除了在推動數據流通的產業模式上形成閉環,數據要素產業園將在人才、資金、政策、基礎設施建設上全面發力。相關的配套產業政策,也將對數商企業、應用場景、重大項目、數據資產首入表首登記等流程關鍵環節給予金額不等的支持與補貼。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具有高流通性,同時高質量的數據資源也是稀缺的。無錫市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數據要素產業園一定要大力引入頭部企業、數據富集領域企業,特別是一些產業鏈上的數據富集鏈長企業。通過政府優惠扶持政策,依托產業園配套的優質數據基礎設施和高效服務,讓企業的高價值數據集聚于園區,推動數據開發利用,形成數據規模效應,降低企業數據開發成本,同時向鏈上資源不斷釋放“磁吸力”,形成數據要素流通成本“洼地”。
國家“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提到要加強數據資源供給。公共數據的有效利用對于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意義重大。
在擴大公共數據資源供給的過程中,政府應該算“小賬”,還是算“大賬”?“公共數據資源之‘水’的價值取決于產業發展里面最終養了多少條‘魚’。既要避免‘水價’過高,導致‘漁民養不起魚’,又要在數據供給上細水長流,避免‘竭澤而漁’。”相關人士認為,最終檢驗一個地方公共數據供給水平的標準,應該是公共數據是否以更大范圍、更高品質、更低成本、更為安全、更持續的方式,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從而在推進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和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創造出更全面和長遠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