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長風破浪·全面深化改革正當時②|在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國民同進”,合力下好“一盤棋”

不拒眾流,方成江海。

如果把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比作人的軀干,公有制經濟如同骨骼,非公有制經濟好似肌肉,二者共同匯聚起經濟的巨大能量。

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從未動搖。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通過建立健全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堅定不移地持續深化國企改革,堅定不移地引導支持全省民營經濟發展。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一系列破立并舉的改革舉措落地開花,形成放手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各展所長、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生動局面。

擔 當

2023年7月17日,一個重磅消息在證券市場橫空出世。幾家江蘇國資旗下的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江蘇5家省屬國企重組整合為新的蘇豪控股集團!

這是江蘇省屬企業10多年來涉及面最廣、力度最大、最為系統完整的重組整合,覆蓋蘇豪、海企、匯鴻、惠隆、舜天5戶省屬貿易企業,涉及380多家各級子企業、近2萬名員工、近千億元資產、超千億元營收。

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將“五根手指”攥成“一個拳頭”,以打造能更好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世界一流企業。

6月25日下午,憶及重組細節,蘇豪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勇娓娓道來:8個工作日內完成4家集團層面股權劃轉工作,僅用時40多天高效完成籌備階段工作;按照“小機關、大服務”原則,堅持“五湖四海”選用人才,分批完成總部人員到崗……

回望改革路上的關鍵節點和與領導、同事們一起度過的一個個不眠之夜,周勇感慨萬千。這次重組,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省國資委醞釀了很長時間,在4家上市公司沒有停牌的情況下宣布重組,市場反應良好,整體工作穩慎高效,改革進程實現了“變”與“穩”的平衡。

市場以自己的方式給重組整合打了“高分”。宣布重組至去年年底,大盤下跌近10%,蘇豪旗下貿易類上市公司市值上漲超10%。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為遵循,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國資監管,持續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

“那是2018年6月7日。”江蘇省國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力一口報出省國資委宣布國信集團作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的那一天。試點矛頭直指國企董事會建設運行不規范、職權落實不到位,以及主業發展不充分、非主業過多等沉疴。

“我們實實在在吃到了改革的‘紅利’!”讓省國信集團總經濟師朱又生欣慰的是,試點后省國信集團做強了能源、金融、新興產業投資三大主業,全省約50%的電力供應、15%的天然氣供應,來自國信的企業。今年6月,省國信集團又一次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全國地方“雙百企業”“標桿企業”名單。

聚焦主業“瘦身健體”,江蘇積極推動省屬企業資源整合,企業數量明顯減少,核心功能更加突出,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東部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成益1996年就在南京機場建設一線工作,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8年9月15日,東部機場集團掛牌成立,以南京機場為基礎,徐州、常州、連云港、淮安、鹽城、揚泰6家機場公司成為機場集團的控股子公司。

改革引擎轟鳴,發展動力澎湃。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江蘇在地方國企改革階段性評估中連續三次獲評A級。2022年省市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較2019年分別增長34.22%、12.55%。全省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從2012年底的42家增加到2023年底的70家。

國企改革,是永不停歇的進取之路。江蘇的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已拉開序幕。省國資委企業改革處處長徐宏星表示,推動改革政策落地見效,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新征程上江蘇國資國企仍要“立潮頭”“挑大梁”,為地方乃至全國經濟發展大局作貢獻。

信 心

前些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丁宏在一線調研時,常聽到民營企業反映融資難、用地難等問題。

民企的抱怨,是改革的呼聲。降門檻、同規則、同待遇,為市場“騰位”、為企業“松綁”,江蘇用改革舉措回應民企訴求。

聚焦要素供給,江蘇用“看得見的手”護航民營經濟行穩致遠。

1月5日,2024年的省重大項目清單發布,首次有了民間投資重點產業項目庫,納入項目200個,年度計劃投資額648億元。

“列入民間投資重點產業項目庫后,政府部門已經為我們組織多場融資推進活動,幫助和金融機構深度對接,解決了銀行貸款難、抵押擔保難、直接融資難的發展痛點!”江蘇衛華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偉偉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這只是開始!”省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辦公室副主任劉俊表示,下一步重大項目建設將進一步突出民營經濟導向,加大對民間投資項目的服務推進力度,加強民間投資重大項目儲備。

2023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宣布,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同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成立以來的首次現場會就在無錫召開。

省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劉旭東介紹,這幾年江蘇連續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日拱一卒”不斷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壁壘,加大對民營經濟的要素供給。

“一看到20條硬核舉措,就感覺企業發展更有依靠了!”江蘇海科纖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軍提到的硬核“20條”,是今年1月江蘇出臺的《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要素供給,強化金融助企惠企,積極支持緩解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發揮政府性融資機構作用,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擔保業務比重原則上達到80%。同時,也要優化土地要素保障,加大項目用能支持,加強環境要素保障。

改革措施逐一落實,對民營企業的要素供給逐漸加大,全省民營經濟呈現持續向好態勢,民營企業的信心更足了。

今年1—5月,全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長7.1%,快于全省固定資產投資3.1個百分點,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達到1.02萬億元,同比增長16.6%,對全省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持續發揮經營靈活度高、市場適應性強的優勢,民營企業活力得到充分展現。

進入6月,無錫市錫山區政企早茶會如約而至,區委書記方力、區長顧文浩輪流“做東”,與企業家面對面共進早餐。簡單的早點擺上桌,企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也擺上“臺面”:恩捷新材料、無錫鼎邦格外關注用電情況,江蘇大明、青和不銹鋼等企業則希望完善周邊道路交通的規劃與建設……

正常的政商關系是“親”而不失莊重、“清”而不失溫度,親近親密又清清爽爽。江蘇各地先后出臺了規范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單”,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

鎮江市落實親清政商關系“正負面”清單,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今年2月,《鹽城市政商交往“十要十嚴禁”清單》發布,清單第一部分用正面清單激勵擔當,第二部分用負面清單劃出底線,進一步規范公職人員同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經營者交往行為,促進形成政商良性互動的發展氛圍。

共 進

“民營企業起訴有國資參股的售電公司,一開始是真不敢。權衡再三,還是選擇相信法律。”張家港錦億化纖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高忠給法官送上錦旗,感謝其幫忙要來了售電公司多收取的電費119.53萬元及利息。

他不知道的是,為了這場官司,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高小剛和副庭長姚棟財推敲了幾天,反復查閱民法典和此前案例。

公平競爭環境一直是民營企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江蘇用對壟斷行為的“破”奠基公平競爭秩序的“立”,保障國企和民企公平競爭,讓民營企業放開手腳、輕裝上陣。

2021年,省市場監管局研發上線公平競爭審查監測評估系統;2023年,監測評估系統3.0版上線。去年,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并聯合省發改委出臺政策,消除招標投標過程中對民營企業設置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

限制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的“堅冰”正在逐步消融。2023年,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準入的所有行業和領域;今年1月,江蘇再次發文,鼓勵民間投資進入交通、水利、清潔能源、新型基礎設施、先進制造業、農業農村、市政、環保、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細分行業;今年3月,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民間投資支持不斷激發活力的通知》,進一步強化對民間投資發展的支持。

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省市場監管局反壟斷處副處長王超表示,將發揮經營主體合規能動性,打造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領域、不同規模的合規典型,推動形成共創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

國企與民企,有優勝劣汰的競爭,更有攜手共贏的合作。

前不久,高投集團完成對中鍺科技數千萬元A輪投資,國企民企以江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簡稱“江蘇混改基金”)“聯姻”,實現資本層面的深度融合,這筆投資將幫助中鍺科技進一步強化產品研發和擴大產線建設。

江蘇混改基金是江蘇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的運作,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發展。作為“耐心資本”,混改基金設立和運營并非易事。在IPO全面收緊的環境下,作為一只承擔著特定政策目標的市場化運作基金,對管理人的投資定力、投研能力和投后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混改基金十分愿意并有能力投資需要長期研發和技術積累的科技企業,支持企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實現長足發展。投資這類民營企業也有利于國有企業優化調整布局結構,推動國有資本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國企改革深化提升。”混改基金執行事務合伙人——高投集團旗下高投管理公司總經理顧志鵬在商言商。

“現在,民企和國企更像志同道合的朋友。”中鍺科技總經理王卿偉笑著說,“我們對于打造成為戰略性新材料領域領軍企業更有信心了。”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許愿 倪敏 陳明慧 陳炳山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