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為經營主體,企業被視為經濟的神經末梢,對市場冷暖感受最直接,對政策落地見效感知最真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新江蘇傳媒推出特別策劃“蘇企改革記”,通過一個個具體而微的企業故事,看蘇企如何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任務和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一招”,統籌推進管理、產業、科技變革,以改革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六軸機器人靈活揮舞“手臂”穩穩移動重卡車頭,光伏排版工業機器人在數秒內完成光伏電池片串排,智能移動復合機器人“腳臂手眼腦”一體化,精準、連貫地執行CNC上下料,全球領先的折彎機器人又快又穩地配合折彎機完成工藝……7月9日,記者走進位于南京江寧的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目睹了各種機器人在工業自動化生產中“大展身手”的精彩一幕。
作為一家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深耕的企業,南京埃斯頓不斷發力智能制造,通過精進制造技術,向數字化要生產力、向高端制造邁進,工業機器人出貨量位列國產第一,已然成為行業內的一顆璀璨明星。
背后的秘訣是什么?
“創新是埃斯頓的基因,也是埃斯頓的核心。”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殷成鋼告訴記者,公司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研發投入已多年保持占銷售收入的10%左右。這樣的高投入,旨在實現“成為中國機器人的世界品牌”的戰略愿景。恰是這種對創新的堅持和對變革的擁抱,讓埃斯頓成為中國機器人行業首個構建了“核心部件+主體+應用”全產業鏈的自主化品牌。
“近些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工業機器人特別是國產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我們正是順應這種趨勢進行變革的。”殷成鋼說,目前埃斯頓擁有完全自主化的機器人控制器、操作系統、伺服系統三大核心技術,機器人核心部件自主化率已經達到90%以上,擁有覆蓋3-700kg負載的87款工業機器人,“我們的機器人品類數量位列全球第二,出貨量位列國產第一。”
埃斯頓的機器人為何如此受市場青睞?在埃斯頓智能制造示范車間,記者看到了五軸、六軸等多種類型的機器人的“科技范兒”,它們在自己的“格子間”里忙著完成焊接車身、串排電池片、自動化壓鑄等工藝。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金屬加工、光伏和鋰電池行業的自動化“能手”,正是埃斯頓頗受歡迎的“明星”。“這個是國內唯一高防護的壓鑄機器人,這個是全球獨創的智能折彎專用機器人,那臺是全球唯一光伏行業專用高速機器人……”
多個“唯一”和“冠軍”的涌現為埃斯頓帶來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等榮譽,助力埃斯頓成為國家智能示范工廠、江蘇省創新領軍企業、科技創新發展優秀企業。而這些榮譽的獲得,都離不開企業對細分領域的精耕。殷成鋼表示,憑借在鈑金、焊接等細分領域發力,在汽車、鋰電、光伏、金屬加工等多行業穩扎穩打,埃斯頓已為諸多國產主機廠提供智能制造服務。
以光伏為例,2016年,埃斯頓成立光伏行業團隊,針對光伏產業鏈后段的組件排版工序段,定制開發出一款高速排版機器人,一舉拿下了光伏組件排版市場90%的市場份額。此外,埃斯頓還研制了覆蓋硅晶、光伏電池片、光伏組件每一個工序段的運動控制器、伺服系統、工業機器人、視覺軟件、數字化工藝軟件等產品。當前,全球范圍內95%的光伏制造企業都廣泛應用埃斯頓提供的完整解決方案。
從提供伺服電機等單項產品供給,到自主研發創立核心技術平臺、可為多行業提供定制化智能化自動化解決方案,再到如今花開外海、憑借高端產品及核心競爭力為全球客戶提供智能化服務,埃斯頓已從單一品牌、單一市場發展為多品牌、國際化布局。
在園區主樓外,一根寫有“變革”兩個大字的方柱靜靜矗立,無言地詮釋著這家江蘇民營企業發展的秘鑰。
“我們將不斷變革、持續創新,朝著智能化、國際化的方向努力。”殷成鋼透露,埃斯頓在運動控制核心算法、機器人動力學算法等方面深耕,已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并在全球多地設立研發中心和服務網點,構建起了“國際化技術研發+本地優質制造+全球化市場營銷”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2024年,埃斯頓將國際化發展作為戰略目標來進一步推進。“我們希望將數字化、自動化核心工藝的完整解決方案提供給全球客戶,成為民族品牌的驕傲,成為全球首選的合作伙伴。”
新華報業·新江蘇記者 苑青青/文 高波 白利振/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