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砥中流 立潮頭】江蘇: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image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也是江蘇發展的突出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江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統攬高水平對外開放,以深層次改革破除影響經濟循環暢通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爭取更大主動、拓展更大空間。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在這臺全球分辨率最高的手術顯微鏡下,小小的花蕊也可以非常清晰地成像。這樣一臺集合AR和MR于一體的可視顯微系統運用在醫學場景上,可以讓醫生非常精準地進行亞毫米級別的手術操作,這臺設備也是中德雙方科研人員研制三年的最新成果。

這個剛啟用的新研發制造基地被企業命名為“鳳棲”工程,寓意“鳳凰棲梧桐”。作為全球光學及光電領域的領軍企業,蔡司集團進入中國市場67年來,此次是首次在中國購買土地自建廠房。



蔡司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福斯特告訴記者,蔡司集團落戶蘇州工業園區以來,業務規模不斷攀升,各項事業蒸蒸日上。這里產業鏈非常發達,集聚了生態系統所需的近200家供應商,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在這里都能得到解決。



吸引外資、留住外資,需要打造完善的產業生態鏈。蘇州工業園區主動圍繞園區內大型跨國龍頭企業布局產業鏈,在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裝備制造等領域形成特色產業集群。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提供從引進落戶到開工運營,從投資促進到并購融資等全過程價值鏈服務……園區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吸引了一大批像蔡司集團這樣的優質外資企業開展本土化創新和利潤再投資。僅今年上半年,園區新設外資項目129個、增資項目71個,其中高技術外資占比78%。園區內省級跨國公司總部和功能性機構已累計達71家,獲評江蘇省首個且唯一的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從“制造園區”向“創新園區”的轉型步伐強勁。



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孫揚澄說,在過去30年中,蘇州工業園區因開放創新而興,多年來形成了一系列改革開放的成果,有300多項也在中央和省、市不同層面進行了復制和推廣。園區將繼續堅持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根據問題清單形成創新清單,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努力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開放創新節點樞紐。

“樞紐”二字,正是過去十年,江蘇推進高水平開放牢牢抓住的關鍵詞。背靠大陸、面向大洋,向西,目前穩定開行的24條線路通達歐洲;向東,每年有2.6萬艘國際貨輪出入江蘇,成為日韓、東盟與中亞乃至歐洲貿易的重要中轉站。基于地理位置,更基于前瞻布局、有力推動,江蘇正積極打造全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產業鏈供應鏈重要樞紐、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樞紐。



在連云港港集裝箱碼頭,滿載著日韓電子產品的集裝箱跨海而來。作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落地的首個實體項目,投入運營10年來,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實現遠洋干線、深水大港、中歐班列、物流場站互聯貫通,累計開行中歐(亞)班列6162列,哈薩克斯坦80%以上的進口消費品和出口礦產品在此集散,有力促進了中國同中亞國家的互聯互通、貿易往來。



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公司副總經理王軍告訴記者,自主研發了“中哈物流場站”信息化跟蹤系統,基地實現智能化調度、可視化生產、無人化作業、船站車直通。相比于傳統的海運,中歐班列運輸時間可以縮短一半,客戶資金回籠效率提高40%。

近年來,江蘇組織實施開放布局優化、外貿創新發展攻堅、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強化高端平臺建設、制度型開放引領、開放通道暢通、數字開放樞紐建設、國際交流合作深化等八大行動,著力破除制約“雙循環”的堵點卡點。



堅持政策集成與服務創新并舉,抓住RCEP落地生效的機遇促進結構優化,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組織“百展萬企拓市場”“江蘇品牌產品絲路行”等系列活動強化市場拓展。同時制定出臺《江蘇省外商投資條例》,積極鼓勵優質外資深度參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出臺支持自貿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38項等政策,充分發揮其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



截至目前,國家明確的改革任務江蘇自貿試驗區落地實施率超98%,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近400項,其中2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2023年,江蘇外貿進出口總額5.2萬億元。國家重點外資項目、制造業領域標志性外資項目總數均居全國第一,外資利潤再投資增長25.8%,規模保持全國首位。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縮超60%、80%。



南京大學長三角研究中心教授、江蘇新時代自貿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張二震說,江蘇注重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始終堅持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在經貿領域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與國際對接,在繼續做好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的同時,更加注重制度型開放。同時堅持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更好在世界范圍內匯聚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形成了改革與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增添了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間。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尹美又 陳忠耀  耿昊東 郭彧 龐淑婕 連云港臺)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