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萬物蓬勃。7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開始舉行,將科學謀劃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領導全黨全國人民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開啟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全面深化改革進程。十多年來,全面深化改革是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黨和國家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中國式現代化展現出光明前景。
山河為卷,改革為筆,畫出更新更美的圖畫。看廣度,2000多個改革方案覆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國防和軍隊等各個領域,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顯著提升;看深度,關鍵領域改革步入深水區,有效破解重大體制機制問題、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看力度,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看溫度,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看開放度,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不斷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超過30%……十多年來,全面深化改革,在中華大地上描繪出“無邊光景一時新”的壯闊圖景。如今,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國產大飛機直沖云霄,反貧困、建小康、應變局,以“中國之制”推進“中國之治”,中國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
歷史的巨筆,常在關鍵處落墨;偉大的征途,總在開拓中奮進。歷史和實踐昭示,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向外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向內看,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為完成中心任務、實現戰略目標增添動力。”2024年5月,在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深刻闡釋。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
風雨兼程,大道無垠。當今世界,變革創新的潮流滾滾向前。回望過往,沿著改革開放這條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前行,譜寫了氣壯山河的奮斗史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重大部署。這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匯聚起億萬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必將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創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