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興化:詩意水鄉繪夢“千億縣”璀璨新篇章

“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這兩句詩描繪的是興化市千垛菜花盛放時的景象。每年,這片里下河水鄉的燦爛黃花都會迎來屬于它的高光時刻。

自2009年興化舉辦了首屆“千島菜花節”(后更名為千垛菜花旅游節)以來,已走過16個年頭。每年旅游節的舉辦不僅吸引了百萬游客來到水鄉游玩、觀賞油菜花,也為興化的文旅市場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文化和旅游部開發司公布的2023年國內旅游宣傳推廣優秀案例名單中,“唱響花海四季歌——興化賞花游打開鄉村文旅發展流量密碼”成為江蘇省唯一入選的案例。

興化的成功經驗源于自身優渥的生態資源,更基于其精準的定位和清晰可行的發展規劃。興化不僅繪制出一幅優美的旅游業態畫卷,也善于把握機遇發揮自身的產業優勢,在江蘇縣域經濟發展的隊列中爭當排頭兵。

人文夢水鄉,里下河文化薈萃地

地處江蘇中部、江淮之間里下河流域腹地的興化,有著六千多年的人類生存史。

興化,取“昌興教化”之意。這里歷史文化底蘊豐厚,人才輩出。古有“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水滸傳》作者施耐庵,今有從里下河鄉村走出的“蘇北少年”作家畢飛宇。

多年來,以畢飛宇、王干、朱輝、龐余亮等興化作家為代表的里下河文學,影響并引領了一大批愛好文學的興化人參與到文學創作中來,塑造出了中國當代文壇獨特的“興化文學現象”。“中國小說之鄉”“中國文學之鄉”成了興化嶄新靚麗的城市名片。

2023年,在施耐庵故里的興化新垛鎮施家橋村舉辦了施耐庵文化旅游節,廣邀八方游客“來往施家橋 共圓好漢夢”。在旅游節的水滸集市上,游客不僅可以品嘗、購買興化當地特有的美食和農副產品,還能體驗一把別樣的非遺文化。

說到興化的非遺,在國內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截至目前,興化共有12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省級項目21項。眾多的非遺文化是興化當地百姓千百年來生產生活智慧的傳承,以興化傳統木船制造技藝、茅山號子等為代表的非遺項目是興化傳統文化中不可丟失的寶貴財富。

全域旅游,打造江蘇生態大公園

水是興化的重要旅游資源,水鄉生態美是興化發展全域旅游的天然優勢。早在2019年,興化就已成為江蘇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之一。

“水韻興化,如詩如畫”是興化打造全域旅游的閃亮口號,每年春天的“菜花經濟”讓興化成功“出圈”。但油菜花的花期短,僅有一個月左右,這成了早期興化旅游發展的瓶頸。如何延長旅游市場中的“賞花經濟”?興化拿出了兩個方案:一方面,在培育技術上做創新,先后培育出了早熟、中熟、晚熟三個不同品種的油菜花,以延長觀賞花期;另一方面,在“賞花經濟”上做延伸,以花為媒、以節會友,打造出“春看菜花、夏賞荷花、秋品菊花、冬覽蘆花”的四季花海文旅活動品牌。

每年5月,當金黃燦爛的油菜花逐漸褪去顏色,生出飽滿的菜籽時,當地農人已經在為下一季的賞花做準備。千垛菜花旅游節、萬畝荷塘荷花節、品蟹賞菊旅游季、冬季蘆花節,一年四季光陰流轉間,興化吹響了農文旅發展的火熱號角。

“唱響花海四季歌”只是興化布局發展全域旅游的冰山一角,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是興化最大的優勢和競爭力所在,興化的目標是把自己打造成全省的大公園。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興化始終圍繞水生態做好文章,積極打造全方位的旅游業態。

興化“1號水路”便是其全域旅游的一條“碧玉彩帶”,這條彩帶全長16公里。從烏巾蕩濕地公園出發乘船一路北上,途經千垛菜花景區,終于李中水上森林公園,游客們可以在這樣一條曼妙的水道上盡情感受夢里水鄉的歲月悠長。

與此同時,興化還串聯起與“1號水路”并行的陸路旅游線,將沿途幾大旅游景區的資源整合開發,開發打造出驛站、農家樂、露營基地、旅游商店等旅游服務項目,多方位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不經意間,這樣一條“千垛美路”自駕線路也在游客們的口口相傳中聲名遠揚。

2023年,興化全年接待游客622.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1.4億元,其中鄉村旅游占比達73.6%,有力推動了興化鄉村文化和經濟的發展。文旅賦能鄉村振興,興化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產業發展,布局縣域發展新賽道

近年來,興化的發展欣欣向榮,一邊是農文旅發展的高漲勢頭,另一邊工業經濟賽道上的號角也吹得正響亮。

2023年興化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4.93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4.43億元,同比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45.24億元,同比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555.26億元,同比增長7.5%;工業發展勢頭迅猛。

地處“鍋底洼”的興化,地勢低凹容易積水成澇,農業生產并不占先天優勢,但興化人因勢利導,大力發展垛田農業生產和文旅經濟,讓水鄉澤國變身為水上沃野。

這里的大米、河蟹、香蔥年年都是大豐收,“魚米之鄉”的興化是個不折不扣的農業百強縣,而且早已連續多年躋身中國縣域經濟百強市行列。

不銹鋼、健康食品和裝備制造是興化工業經濟發展的三大主導產業。興化的不銹鋼產業起步于上世紀60年代初的戴南鎮,經過六十載幾代戴南人的奮斗,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不銹鋼原料及制品集散地。“哪里有戴南人哪里就有不銹鋼”,戴南人的奮斗史就是興化不銹鋼產業發展的縮影。

“中國調味品之鄉”是興化另一個低調的名頭,和戴南不銹鋼產業的發展軌跡一樣,最早一批興化商販走南闖北賣胡椒粉,后來售貨范圍逐漸從胡椒粉發展到雞精、調味油、魚湯寶等100多種調味品,再到這兩年興化經濟開發區投資的預制菜產業園。從小小的調味品到健康食品產業,興化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產業道路。

興達鋼簾線、五得利面粉、華東包裝科技等都是興化走出的知名品牌。近年來,興化市正在積極投資籌建高新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并與國內知名高校南京工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等建立“產學研”合作,促進產業的高效發展。

這幾年興化企業緊抓轉型機遇,進行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不斷賦能產業新發展。如今,裝備制造(鑄造)業與不銹鋼產業、健康食品產業這“三駕馬車”拉動著興化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其成功躋身縣域經濟“千億俱樂部”。未來,興化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仍在進階中。

(興化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