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運動新風從奧運賽場吹進生活》
正在進行中的巴黎奧運會,為全球帶來一場體育盛宴,許多體育迷以在屏幕前觀賽追星的形式參與其中。盛李豪、潘展樂等00后新秀閃耀奪金,中國網球一日之內兩創歷史,滑板、小輪車等新興項目實現突破……中國體育健兒在賽場上的精彩表現,激發民族豪情,點燃全民體育熱情。許多人走進體育場館,體驗運動的樂趣。
促進體育運動的普及與發展,是奧運會的意義之一。這是運動員們拼搏逐夢的最高競技舞臺,也是公眾感知體育精神、感受體育魅力的絕佳時機。在8月8日第16個“全民健身日”到來之際,如何以奧運為契機,推動全民觀賽邁向全民健身,助力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值得思考。
擴大全民健身服務供給,緩解“健身去哪兒”難題。隨著大眾健身需求日益增長,健身設施總量不足、分布不均問題逐漸顯現。《2024年群眾體育工作要點》中提出,要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社區居民創造更加便捷、智慧、安全的健身環境。近年來,江蘇各地因地制宜,積極推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在城市公園增設健身設施,激活橋下運動空間,新改建燈光球場……各項體育惠民舉措受到市民歡迎。今年,江蘇將新改擴建體育公園(廣場)40個、新建健身步道350公里,補貼121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并大力推動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持續豐富公益性、基礎性全民健身服務供給,有助于鼓勵更多人加入健身隊伍,擁抱健康生活。
營造崇尚體育的新風尚,以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礎和保障,推進全民健身旨在提高國民體質和健康水平。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明確,到2025年,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要達到38.5%。如何讓崇尚體育、全民健身、追求健康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推進體教融合,抓好中小學體育教育是重要途徑。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原校長唐江澎曾說:“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身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踐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幫助青少年在體育鍛煉中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與此同時,推廣健身健康知識、傳授科學健身技能,針對不同需求和年齡的人群提供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將更好發揮全民健身在增進全民健康方面的作用。
打造高品質賽事活動,讓體育添彩群眾生活。舉辦重大體育賽事,能夠賦能城市發展,激活全民健身參與熱情,為城市體育產業帶來長遠紅利。2014年的青奧會為南京贏得世界關注,有力促進奧林匹克精神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并吸引后續品牌賽事向南京集聚。為一場賽事,赴一座城。重大賽事的舉辦,還將為城市引流聚客,帶動文商體旅深度融合。2024無錫馬拉松于“櫻花季”舉辦,共吸引3.3萬余名選手參賽、38.8萬人現場觀賽,創造2.83億元的經濟效益。如今,全民健身的風還吹到了鄉村,“村BA”、村超等群眾體育賽事的開展,掀起鄉村體育熱潮。徐州沛縣“村界杯”農民足球賽、揚州儀征“村BA”籃球賽、常熟“村跑”……這些家門口的精彩賽事,豐富了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擴大了全民健身的群眾基礎,帶火了鄉村旅游,可謂一舉多贏。
一場奧運會,榮耀與夢想交匯,驚喜與意外共存。無論是否登上領獎臺,運動員們對體育的熱愛,對體育精神的堅守,穿透屏幕感染著每一位觀眾。這個盛夏,希望“奧運熱”為全民健身再添“一把火”,更多的人能在運動中感受美好、收獲健康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