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各地陸續發布了經濟“半年報”,其中,江蘇交出的“成績單”頗為亮眼: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8%,增速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經濟增量達到2861億元,位居全國第一。增速高于“全國線”、增量領跑全國,江蘇做對了什么?
工業向新,穩住發展“基本盤”
工業是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助推器,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盤。從增長動能看,工業是江蘇穩經濟的重要支撐,特別是以新質生產力、新動能為主的產業快速發展。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高技術制造業增長8.9%、數字產品核心制造業增長11.4%,“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增長9.5%,增速均高于全部規上工業平均水平。
走進通富超威(蘇州)工廠,封裝測試晶圓研磨機、倒裝芯片貼裝機、自動溫度控制儀等設備接連入場,“新”意滿滿。據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沈蘇閩介紹,乘著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東風”,公司積極投入設備更新改造的行列,投資50億元“加碼”設備更新,預計一共引進 1279 臺/套設備。“通過開展設備更新改造,我們的設備數字化、智能化程度更高,工藝設備聯網率超過 90%,測試設備聯網率超過 60%,產品良率、利潤率均有不同程度地提升,單位產品能耗下降 20%以上。”沈蘇閩說。
不止通富微電子,上半年以來,江蘇一大批企業在工業生產領域更注重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全省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達到15.7萬臺(套)。企業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加強自主研發等方式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與此同時,江蘇還積極培育未來產業,以新動能促進新發展。以備受關注的“低空賽道”為例,今年5月,在南京市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總投資超300億元的37個項目成功簽約,其中包括總投資超200億元的“南京市航空航天產業基金項目”“招商局創投低空產業基金項目”等。全市也立下“任務書”:力爭用3年時間躋身低空經濟全國“第一方陣”,形成超500億元產業規模。
外貿穩健,展現開放“韌實力”
今年上半年,江蘇外貿表現亮眼。數據顯示,全省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2.68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8.5%,增幅較全國平均水平高2.4個百分點。開放大省江蘇正為“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釋放強勁動能。
其中,“油門”踩得最“深”的當屬二手車出口市場。江蘇蘇美達科技設備有限公司是南京首批二手車出口試點企業,也是江蘇最大的二手車出口企業。今年1月,該公司申報出口一批大眾牌二手電動汽車,這批貨值約320萬元的二手車在上海外港口岸順利裝船后進入約旦汽車市場。截至今年3月,該企業已累計出口二手車貨值超5億元。
不止在南京,蘇州、徐州、鎮江等多地也加快布局二手車出口業務,拼出了出口新賽道。江蘇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二手車出口成為江蘇外貿新增長點,1-6月,全省共有二手車出口企業100家,實現了13個設區市全覆蓋;累計出口二手車超3500臺,出口金額約8000萬美元,均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二手車銷往40個國家和地區,對阿聯酋和吉爾吉斯斯坦出口合計占比近半;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輛出口占比分別為四成和六成。
外貿行穩致遠的同時,江蘇也積極優化外資營商環境,全力打造吸引外資“強磁場”。上半年全省實際使用外資131.2億美元、規模繼續保持全國首位,占全國比重18.7%,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
以蘇州高新區為例,上半年,亞洲最具規模的多資產品種投資集團之一太盟投資集團,簽約落戶太盟中國總部;世界500強企業西門子再次加碼布局,簽約落戶西門子艾聞達中國區總部;吉野家江蘇總部項目簽約,將設立江蘇運營公司并開設江蘇首店……密集落地的外資總部,提質發展的升級步伐,為高新區的發展蓄勢賦能。
消費升級,激活市場“新氣象”
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對于拉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數據顯示,1—6月,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178.4億元,同比增長4.9%,累計增幅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全省社零總量占全國總規模的10.2%,規模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社零總額增幅高于全國、規模持續領跑,離不開政策的持續加碼。今年,省商務廳會同相關部門印發了《江蘇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了推動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的政策舉措。
在家電煥新領域,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給出了個性化“解法”。無錫率先在省內推出以舊換新激勵措施,投放4000萬元“煥新”補貼,將6300余款家電家居產品納入以舊換新補貼范圍。南通開展2024夏日約“惠”季暨消費品以舊換新系列活動,推出5000萬元以舊換新聯合讓利。常州、揚州、泰州、宿遷等地也積極開展綠色節能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有效推動了家電消費平穩增長。
服務消費是民生福祉改善提升的重要支撐,也是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方向。今年上半年,江蘇居民服務消費潛能不斷釋放,高品質的文旅消費頗為亮眼。數據顯示,上半年江蘇旅游業增加值對GDP貢獻率接近10%,江蘇文旅消費額達3126.64億元,占全國文旅消費總額的10.1%,繼續位居全國第一。
領跑全國的背后,除了豐富的文旅資源和貼心的文旅服務外,還得益于全省各地對文旅場景和技術的不斷創新。今年上半年,江蘇多地促進文旅消費提質擴容,帶動江蘇文旅消費持續“出圈”。比如南京就利用“夜消費”持續擴展消費場景,國際啤酒節、High·百家湖國際青年生活節、新街口夜生活節等提供了豐富的消費體驗。常州部分博物館則讓AI牽手藝術展品,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觀展體驗。
面向未來,省統計局服務業統計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全省要更加重視節假日消費市場的貢獻,把握好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不斷豐富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質效,鞏固和夯實服務業經濟發展基礎。
新華報業·新江蘇記者 周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