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今年的主題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 全面綠色轉型”。15日上午,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在福建省三明市舉行。
【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在福建三明舉行】
江蘇臺記者朱曉瑩:“這里是福建省三明市會議中心,也是2024年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的主會場。今天,這里舉行了包括開幕式、生態文明重要成果發布會、生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在內的一系列活動。”
活動現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重要成果,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發布了長江十年禁漁重要成果、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改革重要成果等。主會場內設置有專區,集中展示31個省(區、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成果,重點推介各地區代表性生態產品,包括生態農業、林下經濟、森林食物、生態旅游目的地、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等。江蘇帶來了包括沭陽花木、馬莊香包以及旅游目的地推介在內的一系列生態產品。
宿遷市發展改革委規劃處處長黃子淇:“我們有宿遷花木矩陣的直播。這是我們生態產品精準對接的模式,直播帶動了2023年花木銷售達到了300億元。”
【江蘇各地開展全國生態日宣傳活動】
15日,江蘇各地也舉行了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宣傳活動,傳遞低碳環保理念。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主辦的2024江蘇省中小學“生態文明第一課”走進南鋼智慧中心,與學生們共筑綠色夢想、同話低碳未來。
南京市九龍中學學生馬澤宇:“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當中如何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我覺得這對我們青少年來說非常有意義。”
鹽城亭湖新區實驗小學的學生們走進鹽城黃海濕地博物館,通過近距離體驗濕地文化,激發了孩子們對自然、對家鄉的熱愛,增強他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在淮安盱眙,檢察院工作人員組織中小學生走進象山國家礦山公園,實地感受地質演化,以青少年能理解的方式宣講生態環保知識。
淮安盱眙小學生楊君宜:“破壞環境很容易,但生態修復卻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我們一定要保護好美麗的大自然,守護好我們的地球母親。 ”
在第二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攜手新疆臺、福建臺以及省內各設區市臺、數十家縣級融媒體中心推出特別節目《家在青山綠水間》。多路記者分赴祖國大美河山及江蘇各地——在濕地公園探江豚觀候鳥,感受萬物并秀生態之美;沿著大運河一路北上,打卡“蘇”式宜居生活;走進零碳園區,看江蘇高質量發展“含綠量”成色十足……節目總點擊量近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