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醫”如既往援疆路 在伊犁河谷上續寫“山海情”

“一定要把技術留在當地,要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實現教衛提質。”2023年4月,江蘇省第十一批援疆(伊犁)醫療隊帶著這些目標,從揚子江畔奔赴天山腳下,投身醫療援疆工作。

8月19日,正值第七個中國醫師節。回望一年多來的援疆工作,江蘇省第十一批援疆(伊犁)醫療隊聚合江蘇所能、聚焦伊犁所需,在治病救人、臨床帶教、基層義診、臨床科研、服務群眾等方面多維度全方位發力,不斷提升當地醫療衛生整體水平,竭力讓伊犁各族群眾更有“醫”靠。

一“去”一“來”

傾力送上先進優質診療服務

“準備開啟左心室輔助裝置,轉速2000…”6月17日,從伊犁州友誼醫院的手術室里,傳來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豐堅定有力的聲音。受伊犁州友誼醫院胸痛中心主任、胸心外科主任、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陸小虎的邀請,邵永豐專程萬里迢迢從南京飛赴伊犁,為維族患者小馬實施左心室輔助裝置植入術,這也是伊犁州首例“人工心臟”植入術。

今年12歲的小馬因患終末期心力衰竭疾病,一度生命垂危,單靠藥物治療療效不明顯。接診后,陸小虎在對患者小馬進行細致的心功能監護同時,迅速通過線上會診,向遠在南京大后方的邵永豐匯報了他的病情。

通過江蘇省人民醫院、伊犁州友誼醫院等多家醫院多學科會診,援疆專家團隊為小馬制定了詳細的“人工心臟手術”方案。考慮到患者只有12歲,團隊為他植入了只有90克的國內最小“人工心臟”。術后,陸小虎又積極聯系援疆團隊,為小馬提供手術費用補助,緩解他家庭的經濟壓力。經過多方協力,7月17日,小馬已順利出院。

醫療援疆,不僅要把先進技術“帶過去”,也要把有困難的病人“接過來”。由于伊犁州目前還無法實施造血干細胞移植,在伊犁州友誼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兼兒科主任、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劉虎的對接下,5歲的兒童肝炎相關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王夢欣在5月8日踏上了赴江蘇的求醫之旅。經過蘇伊兩地多方捐款,王夢欣進入正常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流程中。

一“去”一“來”,是江蘇醫療援疆將先進醫療資源傾囊相助的生動縮影。目前,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已組建起多項“醫療援疆專科聯盟”、成立多個名醫工作室,讓一項項醫療技術在伊犁州實現從無到有、由少及多、由多至精的突破。到今年4月,江蘇省第十一批援疆(伊犁)醫療隊在一年的時間里累計門診接診9.54萬人次,開展手術1.16萬例,其中三四級手術6992例(手術通常分為四級。一級:通常比較簡單,風險較低;二級:相對復雜一些,風險適中;三級:較為復雜,風險較高;四級:非常復雜,風險極高),推廣應用前沿醫學技術179項,填補當地醫療空白204項。

義診宣教下鄉進村

健康理念送進邊疆大地深處

伊犁州地域廣闊,不少偏遠地區的百姓存在看病難問題。為了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我們的醫生會到各個社區、各個牧區進行義診,對老百姓進行健康方面的宣教,讓他們知道哪些疾病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盡早地進行治療。”伊犁州友誼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王雁表示。

下鄉義診、宣教科普,是“蘇醫生”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伊犁州中醫醫院風濕科主任、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郭云柯定期到周邊縣市幫助當地醫生做風濕科知識培訓,帶動當地風濕專科的發展;針對前列腺腫瘤的篩查,伊犁州中醫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科教科主任、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魏云飛已經走了三個縣市的十個社區,篩查了3000多名患者;伊犁州友誼醫院眼科中心主任兼眼科主任、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劉肖藝先后深入新源縣、鞏留縣、尼勒克縣及伊寧市部分社區,為各族群眾開展義診服務……

通過整合多方醫療資源,江蘇援伊醫療隊開展了“蘇韻伊情·潤心明眸”系列行動、“蘇韻伊情·江蘇名醫基層行”義診、銀發醫生邊疆行、服務百姓零距離等多項博愛行動,為各族群眾送醫送藥送健康,讓未病先防等健康理念扎根邊疆,也將江蘇對伊犁人民的深厚情誼輸送到當地老百姓的心里。

團式鏈式帶動+多元培訓

培養“本土化”高水平人才隊伍

為了讓當地醫院高質量發展“后繼有人”,援疆期間,每名江蘇醫療援疆專家至少都帶2至3名徒弟,很多專家更是操心起了整個科室,伊犁州友誼醫院州級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主任、產科主任、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孫禮強就是其中一個。

今年3月,伊犁州友誼醫院接到一位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病人,手術中孫禮強發現病人子宮已經破裂,血壓更是一度低到40,隨時會有生命危險。他帶領產科團隊緊密配合,經過4個多小時的生死競速,病人終于轉危為安。

“整個搶救能夠這么及時,真的是要感謝這個團隊。”平日里手把手帶教手術、專門為年輕醫生制定產房輪轉計劃等一系列工作,讓科室整體有了明顯的進步。“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做到了危重孕產婦的零死亡,搶救成功率也達到了100%”,對此孫禮強很是高興。


除了帶強科室團隊,與本地多學科團隊配合手術,成為讓當地醫生接收前沿技術、培養鏈式團隊的重要抓手。

“聽說州中醫醫院泌尿外科來了一位江蘇的援疆專家,就來掛號試試看。”患者王先生近三年來飽受排尿困難的痛苦。伊犁州中醫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科教科主任、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魏云飛和其他專家詳細了解王先生病情后,決定進行經會陰前列腺穿刺活檢術。在和當地手麻科、超聲科同事的緊密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從而幫助王先生確診了前列腺癌,實現了早診斷早治療。這也成為伊犁州中醫院前列腺穿刺活檢術首次在臨床的成功應用,填補了伊犁州中醫醫院泌尿外科技術空白。

針對當地住院醫師和執業醫師,由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新組建的伊犁州臨床醫學研究院還承擔起了規范化培訓和考核的組織任務。4月18日,“‘蘇韻伊情’伊犁州直住院醫師能力提升專項助力培訓項目”正式啟動。“經過培訓以后,這邊住院醫師的整體水平和執業醫師的考試通過率都有了一個質的提高。”擔任研究院院長的伊犁州友誼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王雁介紹,今年住院醫師規范化考核的首次通過率從去年的55%提升到了91.18%。

4月18日,“‘蘇韻伊情’伊犁州直住院醫師能力提升專項助力培訓項目”正式啟動

通過援疆資金支持,2021年以來,伊犁州友誼醫院“十大中心”選派105名優秀醫學和管理骨干赴江蘇省人名醫院等醫療單位跟班培訓。伊犁州中醫醫院每年安排2-3批青年骨干到江蘇省中醫院進行免費進修,學習先進的醫療技術。

“來了以后發現這邊好多的醫生以前在我們醫院是見過的,到江蘇進行學習過。他們對我們那邊的醫生都能如數家珍。”蘇伊兩地間的不斷交流,讓王雁不禁感慨,“除了地理上的差異,大家真的像是一家人一樣。”

開展醫學研究+搭建創新平臺

為探索更好診療方案持續賦能

為了把援疆的力量發揮到最大,江蘇省第十一批援疆(伊犁)醫療隊在有限的援疆時間里還注重在科研領域打開“新天地”,努力實現醫教研協同發展。

伊犁州友誼醫院病理科主任、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組團式”醫療援疆專家卞婷婷讓青年醫生學習和匯報英文文獻,并教授他們科研的思路和標書的撰寫,努力讓這里的團隊接軌先進的醫學知識。今年全國病理年會上,卞婷婷帶教的年輕醫生成功參與了大會發言,實現了伊犁州友誼醫院在全國病理年會發言零的突破。

伊犁地區海拔高、地域廣、民族多,地理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多樣性使得這里存在著廣泛的疾病譜,既有高血壓、糖尿病、風濕病、白內障這樣的高發疾病,也存在著肺源性心臟病、包蟲病等特殊病癥。要想為當地的各類疾病提供創新性、決策性依據,科研攻堅、臨床研究必不可少。2020年底,由江蘇省人民醫院與伊犁州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伊犁州臨床醫學研究院正式成立。這是全疆首家地州級建立的集“醫學研究、人才培養、成果轉化”三位為一體的綜合性醫學研究機構,已資助107項研究課題,誕生了20多項研究成果。如今,接力棒交到了江蘇省第十一批援疆(伊犁)醫療隊手中。

2023年7月30日,“援疆博士之家”在伊犁州臨床醫學研究院正式成立。“援疆博士之家”不僅匯集了高精尖端人才,更是兩地醫學研究合作的又一重大舉措。27名江蘇醫學博士通過科研講座、學術研討、病例討論等方式,助力本地醫學專家從單純的臨床思維轉向研究思維,去探索更好的治療方案。

在江蘇省人民醫院的支援下,不久的將來,伊犁州友誼醫院區域醫療中心也將建成落地。“其基礎設施建設包含一棟12層的綜合病房樓,能同時容納600張床位,建成后將在伊犁州形成新的醫療高地。”伊犁州友誼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童超介紹說,區域醫療中心建成后,將承擔起區域內疑難急危重癥患者診治的工作,讓群眾就近享受高水平診療服務,通過構建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網等方式,推動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發揮對區域內其他公立醫療機構的中心輻射帶動作用,引領基層醫療機構醫學發展和醫療服務能力提升。

肩負使命,有志而去,江蘇省第十一批援疆(伊犁)醫療隊一如既往刷新著醫療援疆的江蘇“答卷”;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蘇伊兩地山海情濃的新篇章仍在不斷續寫。

(記者/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 周芃 王楠 張晉寧 馮其坤;張家港市融媒體中心;南京市江寧區融媒體中心;常州市武進區融媒體中心;南通市海門區融媒體中心;興化市融媒體中心 后期/楊雙銘(實習) 部分素材來源于“江蘇援疆伊犁”微信公眾號)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