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熱潮涌動,項目工地上精心組織、緊鑼密鼓推進,企業車間里機器轟鳴、熱火朝天生產,處處呈現奮楫爭先、加速奔跑的場面。
今年以來,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按照市委“在產業發展上提升韌勁,在綠色低碳上展現作為,在創新賦能上取得實效,在開放合作上走在前列”工作要求,堅持“產業強區、項目為王”,因地制宜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數智賦能、數實融合,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全力打造“對外開放主陣地、重大項目集聚地、特色產業新高地”。
加快產業轉型 增創發展新優勢
近日,鹽城多利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壓鑄車間兩套大型壓鑄島正有序作業,巨大的機械臂在精確控制下,將熔融的鋁液注入模具,完成汽車部件壓鑄成型。
鹽城多利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繼松說,這是公司2023年新投入使用的全球首臺布勒9200噸大型壓鑄單元和2022年投入使用的6100噸壓鑄單元,能夠實現高精度、高效率的壓鑄作業,將汽車后地板等多種零部件一次壓鑄成型,大大提高汽車制造的效率和質量要求,是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機加工車間,員工采用國際領先的五軸加工中心對鋁合金一體化壓鑄成型的后地板進行高精度機加工,滿足裝車等尺寸要求。
在線模壓生產車間,車間員工正在操作3000噸龍門式液壓機。使用的高強度纖維增強材料,通過在線模壓成型技術,可制造出復合材料汽車零部件、輕質高強度可折疊周轉箱等產品。
近年來,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動順應產業革命,以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為重點,推動數字賦能,競逐綠色低碳發展新賽道。今年上半年,該區汽車產業積極向好,“新能源+出口”戰略成效明顯,整車銷售量同比增長151%,出口銷量同比增長172.9%,81家規上零部件企業同比增長52.4%。晶硅光伏產業加速升級,N型電池產能逐步提升。動力電池向儲能領域拓展,集聚產業鏈企業25家,產業集群化發展呈現蓬勃態勢。
強化創新引領 激發發展新動能
走進江蘇珩創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大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牌子的墻壁,仔細一看,上面都是專利證書,有國內的,也有國際的,數量有近百塊。
公司總裁杭道金接待來訪的客商,當看到這一面“專利墻”時,客商頻頻點頭,“你們如此重視技術創新,生產的產品質量我們放心。”
江蘇珩創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相關領域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現有主營產品為磷酸錳鐵鋰電池正極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兩輪電動車、3C以及儲能系統等領域。公司擁有全球磷酸錳鐵鋰核心發明專利近百件,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全球布局磷酸錳鐵鋰核心專利的企業。
自2022年落戶以來,公司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全力加快產業化步伐。一期項目總投資8億元,占地45畝,項目實現“當年注冊、當年融資、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銷售”,可年產1.5萬噸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2023年,公司銷售收入近億元,出貨量超千噸,成功獲評“江蘇省潛在獨角獸企業”。
杭道金說:“我們以行業內最快速度建成了這條產線。隨著市場對高性能新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今年公司發展勢頭強勁,現有的產能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訂單需求,正在全力推進萬噸車間產能提升。隨著一期產能的全部釋放,公司年銷售額有望超10億元。”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支撐。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扎實推進“科技創新攻堅年”活動,今年以來,已組織申報國家高企14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2家、潛在獨角獸企業2家、省瞪羚企業5家,1家企業獲批省級智能工廠,建成運行省級光伏技術創新中心。
狠抓項目建設 開辟發展新天地
鹽城高質量發展項目建設觀摩活動走進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該區8個重大產業項目接受全市“檢閱”。這些項目中既有佛吉亞汽車座椅、凌云新能源車身零部件等主導產業強鏈補鏈項目,也有達翔儲能電池系統、聚盟共建等提升產業發展能級的新賽道項目,還有KK-PARK國際街區、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產城融合項目,充分展示了該區今年以來推進項目建設、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取得的顯著成效。
今年以來,鹽城經開區堅持“項目為王 產業強區”不動搖,既聚焦“頂天立地”的大項目,也兼顧“鋪天蓋地”的中小項目,項目引建工作實現量質并舉。區主要負責人帶隊,依托韓國、日本、德國及京滬深“3+3”招商陣地,38個招商團隊全員上陣拼招商、全速發力抓項目。先后成功舉辦長三角、珠三角、韓國經貿交流等招商活動14場次,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7個,其中100億元埃克森儲能、10億元聚盟共建等10億元以上項目3個,SK ep、KD件等重大項目取得重要突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5個,其中斯威克光伏膠膜等超10億元項目3個;新竣工超億元項目20個,其中超10億元項目3個。
鹽城經開區還把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作為“頭等大事”,以滿足人民群眾對高效審批、便捷服務、智慧政務的期待為目標,聚焦審批“一枚章”、辦事“進一門”、受理“找一窗”、辦成“跑一次”、用好“一張網”這“五個一”持續發力,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在全市首家提出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實施辦法,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評估列全省25個功能區第3位。持續開展以“六問”為內容和“五項清單”閉環管理為要求的“企業大走訪”活動,近300名黨員干部與企業結對,成為“項目管家”,幫助企業化解項目推進和發展過程中的難題,優質的營商“軟環境”構筑起了鹽城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