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牢牢把握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全力推動美麗淮安建設邁上新臺階。在“天空藍”、“河湖清”中,生態環境新畫卷徐徐展開,淮安駛入綠色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漫步在淮安,你會發現許多小巧精致的主題公園,它們就像一個個美麗的綠色口袋,點綴在繁忙的街頭。不僅給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場所,也讓城市的環境變得越發怡人。淮安區住建局園林中心工作人員劉帥介紹道:“山陽灣生態公園占地約12000平方米,公園于2024年4月初進場施工,6月底交付使用,內部設計休閑廣場、陽光草坪、器材活動區等,為周邊小區居民提供了一處舒適的休閑健身場所。”
城市美麗顏值的背后,是我市堅持把環境質量變化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硬要求。在光大淮安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現場,巨大的機械爪在半空中靈活地抓取垃圾,將其精準地投入焚燒爐中。隨著爐門的關閉,垃圾在高溫中迅速燃燒,轉化為能源。光大城鄉再生能源(淮安)有限公司生產運行部垃圾吊班長韓衛說:“我們每爪抓斗可以抓7噸左右,每天處理1500噸的生活垃圾,整個垃圾倉可以存放15000立方的垃圾。”
該公司采用的高溫焚燒技術,不僅能夠將生活垃圾高效轉化為電能,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焚燒過程中有害物質的排放,同時余熱還可以用于城市供暖和工業生產,實現了能源的多重利用。光大城鄉再生能源(淮安)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浩說:“現在每日可處理1500噸規模的生活垃圾,年發電量可達2.4億度,同時產生的飛灰經固化處理達標后運至填埋場填埋,爐渣經過綜合利用生產成生態環保磚,垃圾滲濾液經過處理后零排放全部回用。”
企業是綠色發展的核心力量。總投資約130億元的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漣水縣做大新能源產業引進的鏈主型項目。目前,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申報市級綠色標桿企業。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健說:“我們的產品量產轉換效率已突破26%以上,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通過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迭代,不斷推動光伏電池轉換效率持續提升和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降低,爭取早日實現開票超百億元。”
近年來,漣水縣積極推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結合行業特點,因地制宜,引導和鼓勵符合要求的企業申報綠色工廠。目前,正在申報市級綠色標桿企業有11家,申報省級綠色工廠6家,申報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漣水縣工信局節能科工作人員蔡可說:“我們將加大宣傳與培育力度,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做好綠色制造名單培育和儲備工作,充分發揮綠色標桿企業示范引領作用,提升全縣企業水平。”
據了解,截至7月底,淮安累計創成國家級綠色工廠12家、省級綠色工廠43家、市級綠色標桿企業52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1個、國家級綠色園區1個,綠色制造體系實現我市“7+3”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勢產業鏈以及百億級企業全覆蓋。(記者:梁偉 鄭國梁 漣水臺 淮陰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