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應精準把握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前沿趨勢,而綠色化正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要趨勢。走進阜寧,深入企業感受綠色化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培育壯大綠色產業中的重要作用。
做強綠色制造業
走進賽得利(鹽城)纖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眼前的一捆捆纖維素纖維正被貼上“身份證”,進入最后一道質檢工序。車間內機床隆隆作響,偶爾見到的工作人員,也只是負責車間保潔。監測機器作業的工作人員都在控制室遠程操控生產設備。
該公司副總經理李東林介紹,入駐園區以來,公司全面改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模式,組建與現代產業發展相匹配的高素質勞動者隊伍。李東林說:“我們生產線實現全自動化智能化,擁有各類科技研發人員約100人,占比超15%,時刻緊跟纖維素纖維生產的前沿技術,以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完善的專業知識體系,保障產品質量持續提升。人均生產效率較之前提高約50%,不僅成本更低,也更綠色環保。”
李東林口中的“綠色環保”,其實是源頭綠色,這也是該企業獲得國際紡織協會認證的關鍵一環。企業始終秉承“保護環境,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利民、利國、利業”經營理念,致力于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我們一方面踐行綠色循環發展,不斷減少原輔材料消耗,另一方面積極響應‘雙碳’目標,工廠建成分布式光伏電站。”李東林介紹,纖維素纖維源自天然,廣泛應用于紡織類和無紡類產品,如嬰兒濕巾、個人衛生護理用品等。公司不斷加大技改研發投入,產能逐步釋放,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獲得國內外市場的廣泛認可。
發展綠色服務業
在江蘇巨之瀾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員李中燕正在檢測MABR膜氧氣滲透通量。該公司創始人、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生導師黃小軍介紹,透氧膜MABR工藝其實是源自人工肺氧氣滲透的一種新型水處理與生態修復創新技術,公司自主研發的各類高端功能化分離膜產品,應用于生物醫療、水體生態修復、飲用水凈化、工農業污水處理、新能源和CO?捕集資源化等六大領域。
科技自立自強關系著發展與生存。據介紹,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由浙江大學膜研究團隊創辦,十年來致力于“人工肺氧合膜”“MABR透氧膜”“石墨烯合金超/微濾膜”“中空纖維復合納濾膜”“氫能源電池增濕膜”“特種分離膜”研發、制造和服務,擁有高性能梯度分離膜核心技術、全自動生物醫療分離膜規模化生產線,是國內頗具規模的高端分離膜生產廠家,目前已發展為全球一流的分離膜生產制造商和供應商之一。
“依托人工肺氧合膜應用基礎,我們逐步將高端分離膜延展并推廣應用到污水處理、新能源領域、CO?捕集資源化,有助于改善傳統水生態治理能力,助力新能源產業節能降耗。”黃小軍說。
值得一提的是,該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勇挑重擔,圍繞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前沿性顛覆性原創技術研究,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黃小軍介紹,從生物醫療到污水處理到新能源領域,再到CO?捕集資源化,團隊一直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任務。“科技領軍企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70后’科研人員,理應以科學技術帶動綠色服務業創新發展,大力培養應用型科技人才隊伍,肩負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擔當。”
壯大綠色能源產業
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在江蘇宏泰石化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只只140MPa大通徑超高壓壓裂井口裝置大閥門有序擺放,有的已維修再制造完畢,有的正在接受檢驗檢測。該公司研發總監、總經理姜金維告訴記者,這批壓裂大閥門剛從頁巖氣壓裂現場使用后運回來,經過10天左右維修期,即可以全新的狀態返回壓裂現場重復使用,而此類大通徑超高壓壓裂裝置全新制造需要60至70天的生產周期。
140MPa超高壓采氣/壓裂井口裝置大閥門,是深層、超深層天然氣及頁巖油氣資源勘探開采產業鏈中最關鍵部件之一,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高端裝備。
“為減少原材料浪費、節能減碳、降低客戶裝備使用成本,持續推進產品與技術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戰略,2018年,我們在行業中首創超高壓壓裂井口裝備再制造一體化技術服務,實現高端裝備的高附加值以及綠色低碳模式發展。”姜金維介紹,公司以高水準的再制造工藝保障壓裂裝置在循環使用多個周期內,產品強度、密封性能以及防沙效果均滿足標準要求。
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再制造一體化服務模式在川慶鉆探、西部鉆探等公司廣泛推廣,服務模式總計節約8900多噸金屬原材料、減少碳排放2700多噸,為客戶降低裝備使用成本35%以上,為我國頁巖氣的效益化開采作出積極貢獻。值得關注的是,公司主導制定《石油天然氣鉆采設備 井口裝置和采油樹的修理和再制造》行業標準,帶動產業鏈向綠色低碳發展。
“我們著重發展頁巖氣鉆采產業鏈前沿產品,持續向‘產品+服務’高附加值再制造一體化服務延伸,并積極攻關智能遠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增強公司在產業鏈中的核心競爭力。”姜金維說,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發展,公司將積極發揮在產業鏈中引領帶動作用,不斷提升企業自我創新能力和水平,為我國超深層頁巖油氣的勘探開發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