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無錫市新吳區10家重點汽車零部件企業組團而來,齊聚北汽藍谷麥格納,與江蘇鎮江丹徒區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面對面對接交流。
地緣親近、產業需求契合,尤其是丹徒區作為鎮江市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重要板塊,目前已形成以藍谷麥格納為龍頭,涵蓋整車制造、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讓彼此很快就產生“共情”——丹徒區上黨鎮(鎮江生態汽車產業園)與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等領域開展全面深度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
“兩專一轉兩局”,招商又出新招,此次產業對接正是一次實踐。
據介紹,近期鎮江市商務部門牽頭研究制定、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全市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項目招引工作推進方案》,明確圍繞“四群八鏈”龍頭企業,成立全市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項目招引工作專班及8個產業鏈推進專班,即“兩專”;《全市產業項目信息流轉工作推進方案》也已印發,對相關工作機制、職責、利益分配等進行明確,推動項目信息資源在全市范圍內暢通流動,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即“一轉”。“兩局”則是根據《設立市政府境外招商局的工作方案》,設立市政府駐日韓招商局、駐歐洲招商局,聚焦境外招商、境內外聯動,協同推進項目。
“招商引資作為推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當前的招引方式和策略正經歷著深刻變革。得益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招引措施,招引精準度和項目落地率有效提升,尤其是今年以來,全市以招商之進支撐發展之穩,項目招引向新而進。”鎮江市商務局相關工作負責人同時報出了一組數據,今年前7個月,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56個,總投資額132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6%和0.3%;新入庫列統投資額212.6億元,超序時6個百分點。
全市招商力量大膽“走出去”、積極“請進來”,用一次次誠摯的拜訪、一次次務實的對話,向全世界表達鎮江謀合作、促共贏的誠意和決心。7月當月,全市各板塊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外出拜訪客商共計39次、推進項目67個。1-7月,所有板塊總投資均超序時,均有10-30億元項目。
“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和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需求下,跑好產業向‘新’的第一棒,項目招引還需更多新招式、好辦法。”市商務局主要負責人介紹,基于招引工作實際和對行業、產業的研究,我們制定了“兩專一轉兩局”的工作方案,以2個專班“盯”出項目高質量,項目信息流轉“轉”好全市招商引資“一盤棋”,2個境外招商局協同推進項目。
根據方案,2個專班將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引商,每年完成不少于4億元以上關聯產業項目或科技研發類、創新孵化類項目簽約。在項目信息流轉方面,對新獲取的項目信息流轉后簽約落地的,鎮江市將根據項目個數、總投資等招引類指標,進行利益分配;項目投產后形成的工業性、產出性等指標,也明確了分配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3年,鎮江市就以句容經開區為試點,推進共建共享形成實踐案例,句容市6個鎮(街道)參與“飛地項目”4個,總投資7億元。
跨越“山海”阻隔,項目信息流轉“轉”出了新天地。2023年底,江蘇凱米膜科技有限公司因產品銷量增加,準備投資建設新廠房。句容市寶華鎮招商團隊聞訊而動,迅速與對方洽談項目投資事宜,但受制于土地要素無法保障,隨即把該項目流轉到了句容經開區。
“每個板塊的產業發展方向都有所側重,各類要素資源供給水平也各有不同,之前受傳統的分片包干招商思維影響,板塊之間也缺乏聯動,很多好項目失之交臂。”句容經開區招商中心黨支部書記朱澤洪感觸頗深,如今項目信息流轉起來,優勢互補,真正做到了招商引資“一盤棋”。
如何讓項目信息在全市范圍內“飛”起來?鎮江市商務局工作人員介紹,“一轉”方案明確,市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將進一步細化項目信息流轉工作流程,每月匯總梳理各市區可流轉的產業項目信息,根據全市開發園區主導產業定位引薦項目流轉落戶,并建立健全全市項目信息流轉管理數據庫。此外,市數據局、市科技局還研究制定了科技型頭部企業賦能產業和開發園區發展工作方案,發力產業向新。
目前,2個海外招商局的工作也在有序推進,在通過參加境外洽談會、交流會打開信息通道的同時,主動對接協會,建立初步聯系。小切口、大縱深,設立境外招商正是用改革的辦法對招引工作開展探索。根據工作方案,境外招商局將工作需要,探索聘用招商顧問,協助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指導和幫助開展對外招商。(記者 朱婕 通訊員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