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稻谷飄香。全國多地的水稻陸續進入收獲期,各地組織農業機械開足馬力抓緊收割;特色農產品紫荷芋、菱角、蜜柚等迎來“甜蜜”收貨,豐收的盛況,展現了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巨大作用,以及農民辛勤耕耘后收獲的喜悅。
機械化收割,提高生產效率。乘優勢迎勝勢,機械作業不停歇。當前,貴州錦屏縣、四川旺蒼縣、湖北安陸市等地,聯合收割機在田間忙個不停,實現了割稻、脫粒、入袋一氣呵成,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機械化收割,減輕的是農民的勞動強度,還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收益。就如,湖北安陸市煙店鎮白店村采用播種施肥一體機,實現了精準播種、噴灑肥料,免除了育秧、移栽等環節,播種精度高達98%以上,真正實現了節本增效。借力機械化作業,讓農民務農效率迅速提升,推促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質增量升。
生態種植,提升農產品品質。在江蘇泰州,芋農們抓緊采挖紫荷芋,得益于農技專家的指導,盡管今年高溫天氣持續時間較長,但紫荷芋的畝產預計仍比2023年略有增長。當地通過生態種植,讓紫荷芋達到高質高產,畝產都在3000斤以上,并成功銷往揚州、蘇州等周邊城市。同樣,江蘇沭陽縣韓山鎮的菱角也迎來了采收季,當地農戶采用活水種植菱角,使得種出來的菱角顏色鮮亮、口感清甜,市場供不應求。成功的案例表明,生態種植不僅提升了農產品的品質,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現代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廣西玉林市容縣,蜜柚的豐收也得益于科技的助力。當地推廣使用軌道運輸機等設備,提高了水果產業的機械化程度,節省了人力和時間……類似“小火車”式的單軌運輸機,在柚子基地里忙碌穿梭,將采摘的新鮮蜜柚果送到指定地點,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容縣蜜柚種植面積現已達3萬多畝,預測2024年總產量近5萬噸,目前預訂銷售量在60%以上,這不僅得益于農民的辛勤耕耘,更得益于科技創新的推動。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正在逐步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
展望未來,農業前景廣闊。金秋的豐收,是農民們辛勤耕耘的回報,也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縮影。面向未來,農業的前景更加廣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農業生產將更加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同時,生態種植、綠色農業等理念的深入人心,也將推動農業向更加可持續、環保的方向發展。闊步農業強國新征程,我國農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農民們的生活也將更加富裕和幸福。
豐收的季節,金秋的喜悅。稻香果甜“豐”景美,各地喜迎“甜蜜”收獲,展現的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成果,也彰顯了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巨大作用。讓我們攜手共進,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苗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