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新江蘇,頭條我來說。“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江蘇的山如青黛,水如明眸,美景如畫。可你知道嗎,江蘇這山、林、湖、海的美麗風景里竟然還蘊藏著豐富的“糧食”。
在溧陽,除了天目湖、南山竹海的秀美風光,還有山上農戶種植的食物板栗,這里是中國十大板栗產地之一;在綠水青山的宜興,山百合、茶樹葉片、菌類,各種食物競相生長,茫茫山林猶如一座“農田”;在泗陽,秀美的林間田地里,生長著林藥、林菜、林菌、林禽等30余種物產,面積達30萬畝,年產值超6億元。
耕山牧海,一望無垠的大海也毫不吝嗇慷慨相贈。江蘇擁有954公里海岸線,在連云港,每年約有70萬箱紫菜運往世界各地;響水縣的海產品養殖基地,年產日本對蝦240萬斤、貝類1250萬斤,產值近3億元。面積超6000平方公里的碧波湖泊更是特產豐富,陽澄湖大閘蟹、盱眙小龍蝦、中洋河豚、太湖“三白”等特色水產品牌中外聞名,江蘇淡水漁業產值更是連續30多年全國排名第一。江蘇人均魚類消費量已達到每年60公斤,是全球年人均20.5公斤的近3倍。
在“大食物觀”理念指引下,江蘇以占全國3.2%的耕地,生產了全國5.5%的糧食、7.6%的蔬菜、7.4%的水產品,實現8500萬人口密度最大省份的“口糧自給、略有盈余”。山林大川、江河湖海皆是“糧倉”,讓江蘇人把飯碗端得牢牢的、香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