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相yue虹橋”2024我們的節日·中秋,在南京虹悅城大拇指廣場啟幕。眾多市民和游客走進燈火闌珊處,共享一場傳統與現代交織融合的文化盛宴。漢服翩翩撞上AI紅娘;南京絨花、非遺燈彩、甲馬畫印刷互動教學,讓古老技藝煥發出嶄新的生機與活力;大口徑天文望遠鏡加持,天文老師現場開設月亮課堂……守正創新,傳統與現代融合,中秋“新”潮澎湃,浸潤時代人心。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年年中秋,今又中秋。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如約而至。連日來,各地正精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品味中秋文化、傳遞脈脈溫情,節日氣氛濃郁,家國情懷彰顯,全社會洋溢著一派“團圓、祥和、文明、和諧”的節日氛圍。誦讀詩詞,做月餅、品月餅,體驗傳統民俗活動,在看花燈、猜燈謎、飲桂花酒中領略文化魅力,我們重溫熟悉的味道、借助多彩的形式,共同感受這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時刻。而中秋文化與時俱進,現代元素賦能傳統,讓傳統節日煥發更加奪目的光彩,更好浸潤時代人心,為人們提供精神的滋養。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年中秋晚會,融入多種文化元素,科技創新點亮浪漫月夜;湖南衛視中秋晚會全面運用AI與XR技術,以“飛向星空和月”為主題,邀請全國觀眾一起“漫游”月球,感受傳統文化與科技力量碰撞出的璀璨火花。科技加持讓人們穿越時空,親臨古代繁華的街市、熱鬧的廟會,與古人同賞月、共吟詩。而互聯網的普及為中秋文化帶來了新的傳播方式。“我們的節日·中秋”網絡文明傳播活動引領文明新風,人們借助社交媒體曬出中秋祝福、團圓幸福,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中秋創意視頻。中秋文化與時俱進、“新”潮澎湃,在科技的助力中精彩紛呈。
文化因創新而發展,文脈因傳承而綿長。中秋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兒女“留住根、把住魂”的精神家園。讓傳統節日與現代生活對接,在守正創新中綻放新光彩,方能更好浸潤時代人心。今天,時代的發展、技術的升級,為傳統節日傳承發展打開了廣闊空間。發揮傳播新技術迅速、高效、方便、快捷、互動的優勢,擺脫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借力科技創新手段豐富中秋節的慶祝形式,拓展社交互動渠道,增強文化現實體驗。以文化創意、數字技術等賦能傳統節日,為傳統節日注入更多時代氣息、文化元素,傳統將在新時代美麗綻放。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文化與時俱進,豐富了人們的節日生活,為時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挖掘傳統文化內涵,融合現代科技創新,擦亮中華文化瑰寶,期待越來越多傳統節日“新”潮澎湃,持續浸潤時代人心。(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