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玉倩
9月初,江蘇省徐州市首期大學生求職能力訓練營走進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通過互動式教學,引導學子們傾聽內心、著眼長遠、合理規劃自己的事業發展道路?;顒蝇F場還發放了《徐州市支持高校畢業生及青年就業創業政策》,鼓勵更多大學生選擇在徐州定居樂業。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福祉。
創新實施就業促進十大行動,壓茬式舉辦“春風行動”“人才夜市”等招聘活動,發放“蘇崗貸”“穩崗擴崗貸”,全力支持就業創業……徐州持續優化調整政策措施,全力穩就業促發展惠民生。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41萬人,發放各類創業補貼1738.69萬元,支持自主創業4.18萬人,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數字的背后是民生。一組組數據,見證著徐州就業工作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硬核舉措兜住就業底線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只有穩就業才能穩收入、穩消費、穩經濟增長。為穩定就業,徐州以“真金白銀”打出了“減免緩補”的“組合拳”,持續降低企業成本,穩定就業崗位。
徐州三孚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企業,近日到賬“蘇崗貸”300萬多元。該公司負責人說:“這筆資金對企業拓展業務、繳納員工社會保險費用有很大的幫助,這項‘真金白銀’的政策,幫助我們穩定了員工隊伍,保障了企業的穩健發展?!?/span>
“蘇崗貸”“穩崗擴崗貸”是支持經營主體、穩定就業崗位的重要措施。對吸納就業多、穩崗效果好且用工規范的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徐州推出金融機構優化審批流程、合理確定額度、增加信用貸等支持政策,開展穩崗擴崗服務和貸款業務。截至目前,徐州已發放“蘇崗貸”“穩崗擴崗貸”68.19億元,新一輪援企穩崗促就業政策已全面開始實施。
就業形勢越復雜嚴峻,越要加強重點人員的兜底保障。徐州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堅持市場導向與政府促進并重、需求引領與供給優化并舉,廣泛動員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重點開發一批科研類、技術技能類、管理類、社會服務類等青年見習崗位,著力提高青年就業能力。
提供就業見習機會的單位除設置多種見習崗位,還安排經驗豐富的導師對見習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讓他們能夠更快地掌握工作技能,積累實踐經驗?!按髮W生見習的過程也是我們發現人才的過程,這也為公司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徐州鑫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人事負責人陳菁說。
創新服務增強就業底氣
技能在手,就業無憂。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是當前就業形勢下促進就業創業和提高勞動力素質的重要途徑。徐州積極行動、多措并舉,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增強就業底氣。
9月11日上午,2024年江蘇省智能制造數控加工技術高級技師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班在徐州工程機械技師學院開班,30名來自徐工生產一線的數控加工技能人員參加培訓。通過專題講座、項目研討、企業考察、實操實訓等形式,全面提升參培學員的崗位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
舉辦高級技師崗位提升培訓班是加快培養徐州工匠、江蘇工匠,穩步推進制造強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徐州已連續多年承辦全省高級技師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班,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行業培育領軍人才,提高其技術革新、技能攻關、解決“卡脖子”難題的能力,更好地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技能支持與人才支撐。今年,徐州還印發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工種和補貼標準目錄,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3.46萬人次。
工資按天結算,工作時間可以自由選擇……在家門口就業服務站,云龍區大龍湖街道惠民花園小區居民秦志民享受到了“從人找工作到工作找人”的“即時快招”服務?!爸恍枰摇愎んA站’的管家登記求職信息,有合適的工作就會收到電話,也不影響我照顧家庭?!?/span>
秦志民口中的“零工驛站”依托社區就業啟航站、金融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而建立,為靈活就業人員及雇主提供政策咨詢、職業介紹、技能培訓、勞動維權等“一條龍”全方位就業服務。
截至目前,全市共設有“零工驛站”81家,充分發揮快速匹配對接作用,全面為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人員等重點就業群體提供公益性服務,有效緩解企業招工難、用工難,幫助更多勞動者實現“家門口”就業。
政策扶持搭建創業舞臺
創業不僅解決了勞動者自身的就業問題,也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釋放出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我深切感受到徐州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重視和支持。”7月中旬,第三屆“青創未來”徐州市大學生“夢想+”創業訓練營圓滿結營。歷經3個多月,在通過“夢想課堂”“夢想啟航”兩輪篩選及專場項目路演后,共有11個大學生創業項目落地孵化。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劉念茹在參加完訓練營后感慨地說,“夢想+”創業訓練營給很多像她一樣的大學生創業團隊指明了方向,點亮了前進的道路。
為激發創業熱情,提升創業成功率,徐州深度打造“創響彭城 業興徐州”創業服務品牌,已連續舉辦十三屆創新創業大賽,先后開辦十期“創業精英人才培訓班”,并成功開展三期“青創未來”徐州市大學生“夢想+”創業訓練營,助力超過40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在徐州成功落地孵化。
今年以來,徐州開展形式多元、內容豐富的“創響彭城”主題系列活動190余場次,惠及約5800人次,為創業者提供必要的知識支撐和技能支持,幫助其規避創業風險,促進創業者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今年5月,徐州更新《徐州市大學生創業園管理辦法》并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進一步擴大了招引范圍,放寬了入園標準,并將項目注冊時間由不超過2年延長至3年,孵化期限由不超過3年延長至4年,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了更加優質高效的創業孵化平臺。
政策引導、平臺搭建、貸款扶持——市人社部門打出的創業“組合拳”,持續激發出創業者們的熱情與活力,引導全市創業項目質量水平不斷提高,創業氛圍愈加濃厚,優秀創業項目爭相涌現。
截至目前,徐州大學生創業園已成功孵化700余家企業,其中70余家企業獲得高企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認證,10家企業成功掛牌,10家企業營收過億元,100余家企業營收超千萬元。目前,園區內在孵企業共有110余家,碩博士創業團隊30余個。在孵企業中,40%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園區企業共擁有各類知識產權357件。
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是人社系統肩負的重任。徐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改革所急、發展所需、民心所愿,緊盯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持續加大政策供給,拓寬就業渠道,切實以就業之穩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