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前期政策儲備基礎上適度加力,再增“33條”新政。放在政策首位的,就是“擴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同時也關系著“民之所需”。
新政驅動下,一線市場反響如何?消費態勢有何變化?消費對經濟結構優化還有哪些啟迪?
“以舊換新”再加力,“換”發綠色動能
這個中秋假期,“以舊換新”是消費市場的一大亮點,全省各地通過“政策+活動”雙輪驅動,不斷激發消費潛力。
真金白銀、補貼直達,不如就此換臺“一級能效”綠色家電,省電又環保。“家里的空調用了近十年,噪聲很明顯,制冷效果大不如前,電費還不少。”在京東五星電器南京新街口店,市民李玉享受到20%的政策優惠,購買了一臺立柜式空調,結算時發現,門店還在政策基礎上,又給了門店補充優惠,相當于打了七折。
從9月7日家電以舊換新“國補”政策全面落地以來,江蘇家電市場銷售明顯升溫,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直奔“節能家電”,在一級能效產品補20%和二級能效產品補15%兩種優惠類別中,更傾向于選購一級能效產品。
“僅9月7日到9月14日一周的時間,江蘇省內近140家門店的客流量環比增長三倍,許多門店出現‘排大隊補貼’的情況;銷售額環比增長達到十倍。”京東五星電器品牌部負責人介紹,“以舊換新”新政下,江蘇省共有17大品類參與政府補貼,基本能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除常規家電外,像凈水器、干衣機、洗碗機等消費升級型家電也因為政府補貼將價格打下來而異常“火爆”,排到了銷售榜單的前列。以洗碗機為例,原本一臺標牌價萬元左右的一級水效15套及以上大容量洗碗機,經過門店補貼30%,政府再補貼20%,最終到手價5000多元,相當于打了近乎對折。
不少消費者做足功課后發現,在江蘇購買新能源車,價格更有優勢,除了政策補貼外,車企疊加的優惠力度也很大。9月10日,記者來到南京新街口的比亞迪汽車銷售點,市民周曉濤正在向銷售人員咨詢補貼價格。“我這臺國三版本的日產軒逸汽車可以申請新能源車報廢補貼2萬元,再加上江蘇省補貼和廠家補貼1.2萬元到1.6萬元,我領到補貼有3萬多元,這還沒算個別車型還有的優惠價格。”咨詢完換新政策后,周濤非常開心,“這次我準備選個自己喜歡的新能源車,這幾天就把車訂下來!”
聚焦擴大有效需求,激發有潛能的消費,“33條”新政明確,將加大力度支持汽車、綠色家電等領域以舊換新,在國家切塊資金支持、省級同步配套的基礎上,補貼范圍、補貼金額都將“再升級”。
“服務消費”再提質,激發內生動力
服務消費正逐漸成為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標志,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融合服務業態,成為服務消費“提質”的關鍵。新政“33條”提出,發展壯大服務消費,包括強化首發經濟政策供給,營造專業服務生態。
消費需求多元化的當下,文旅服務不僅局限在景區、文博場館,“游購娛”打破傳統界限,相互融合,并為增強人們體驗感不斷裂變出消費“新場景”。“33條”明確安排1.65億元支持各地擴大文旅消費服務,安排專項資金開展電影惠民消費活動,同時支持發展郵輪游艇、房車露營、低空飛行等新業態,還將制定促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措施,支持適老產品企業和養老服務企業聯合提供“智能產品+信息平臺+優質服務”系統解決方案。
一面是蓬勃生長的公眾需求;一面是難預約、難搶票“參觀難”的現狀。持續火熱的“博物館”,如何接住破天流量?成為各個博物館之城“待客”的一大難題。今年中秋,南京博物院等推出了暑期延時開放措施,以最大限度滿足游客參觀需求。“博物館開放夜場,不是簡單地延長開放時間,而是服務供給的增加,服務形式的拓寬,是一次公眾與傳統文化的‘雙向奔赴’。”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中秋期間,江蘇博物館的夜場打造沉浸式游覽,為廣大游客創造出更加豐富多樣的參觀體驗,演員們通過精湛的表演,將歷史故事生動地展現出來。
根據江蘇省文旅廳公布的最新政策,江蘇直屬博物館在寒暑假和法定節假日期間累計延長開放時間不少于90小時。同時配套相應激勵獎勵政策以保障延長開放政策運行。江蘇省文旅部門表示,除了省直屬博物館,其他地市的博物館也可參照執行。
“供給創新”需先行,助力長期發力
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馬車,其持續發力對于經濟的穩定和向好至關重要,但要實現消費的長期發力,還需要靠供給端的不斷創新與優化。
這個中秋假期,江蘇各地景區、商場、街巷“新”意頻出,新場景、新玩法給了人們新的假期體驗——
在常熟,村跑中秋專場也正式開跑。900多名跑友迎著清涼的江風,邁著矯健的步伐,在享受運動的同時,也沿途欣賞著鄉村振興的多彩畫卷。
9月15日晚,“攬月中秋 最美鹽河”水韻國潮夜演在連云港市鹽河古巷拉開帷幕。新歌《西游行》,搭配近期爆火的黑神話大圣、取經路上的僧衣大圣和經典扮相的齊天大圣,同臺演繹新西游,將活動氣氛推上高潮。十余萬觀眾在光與影、水與霧、戲與曲中奔赴一場國潮與新風的沉浸式之旅……
將經濟政策的重心更多轉向惠民生,是本次政策制定的出發點。“33條”明確,將多渠道支持居民收入增長,今明兩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都將按照不低于8%的增幅進行調整,同時推動技術工人技能薪酬雙提升,激活更多消費潛能。
“33條政策亮點一是供給側,二是中長期。”南京師范大學創新經濟研究院院長蔣伏心認為,在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過程中,江蘇出臺了激發消費需求的有力舉措。一方面,要發揮好財政補貼杠桿作用,加力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是常規短期需求側舉措;另一方面,也要從供給側端,不斷擴大消費空間以及改善消費條件。他認為,如發展郵輪游艇、房車露營、低空飛行等新業態,培育建設銀發經濟產業園區,以及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等,都將有助于提升社會中長期的消費能力,同時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享受水平。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王夢然 姚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