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依托“凈網2024”專項行動,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持續開展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及時發現查處借熱點輿情事件進行造謠傳謠線索,堅決整治自媒體運營人員移花接木、擺拍造謠等利用網絡謠言進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為,重拳打擊編造虛假險情、災情、警情等違法犯罪活動。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已辦理網絡謠言類案件2.7萬余起,依法查處造謠傳謠網民3.1萬余人,依法關停違法違規賬號19.9萬余個,清理網絡謠言信息156.2萬余條。9月19日,公安部公布5起打擊整治“移花接木”拼接網絡謠言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這些被依法查處的網絡謠言案件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慣用的做法是,在網上收集挑選各種視頻和圖片,再使用視頻或圖片剪輯軟件惡意編輯移花接木,并配以與視頻、圖片原內容無關的中文字幕和解說,惡意制作不實信息,在網上發布傳播,引發網民誤解。主要目的是,吸引網民關注,博取眼球、吸引流量,進而通過流量變現謀利。這些網絡謠言混淆視聽,蠱惑人心,危害極大,必須依法打擊,絕不姑息。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營造良好網絡生態具有重要意義。第五十三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廣大人民群眾經常上網用網,網絡是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對社會公眾價值觀念的影響作用更加凸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依法打擊網絡謠言,讓網絡空間風清氣朗,是人民的期待,也是社會和諧安寧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圍繞網絡謠言亂象,我國高度重視,多措并舉,綜合治理。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民法典》等多部法律法規,都對網絡謠言堅決說“不” ,明確規定對網絡謠言的處罰措施,違法必究。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上線6周年,聯動發現、聯動查證、聯動辟謠,筑牢網絡安全防線……隨著一批批網絡謠言查處案件的曝光,一條條網絡辟謠信息公之于眾,網絡謠言必將無處遁形,越來越沒有滋生土壤和傳播空間。
整治網絡謠言,守護網絡空間天朗氣清,關鍵在于源頭防治、從頭抓起。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是當務之急。廣泛宣傳法律法規,定期曝光典型案例,以案說法是務實之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理應成為每個人堅守的上網底線。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只有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人人參與整治網絡謠言,才能壓擠“黑色地帶”,推動網絡空間風清氣朗,讓互聯網從“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最大增量”!(一冰/文 王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