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中國農民豐收節 | 桌上“三道菜”,品出南通鄉村振興好滋味

白露起秋意,秋分稻米香。豐收,是田野上最美的風景,是大地對農民一年辛勞最好的禮贊。今天,億萬農民迎來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江海大地稻黍金黃、瓜果飄香,沃野田疇盡是豐收景象。南通物產豐富,擁有地理標志農產品17個, 綠色農產品占比81.5%,“海安大米、如東大米”“如皋長壽食品”“通農三寶”“啟海四青作物”“呂四海鮮”等特色農產品深受長三角消費者青睞。豐收在哪里?豐收就在城鄉居民的餐桌上。小餐桌,大世界。透過一張張餐桌、一道道美食,我們能看到南通農業高質量發展、三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更有廣大農民豐收的喜悅和笑臉。

一只螃蟹,香飄深加工大市場

“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后吮湯”。秋風送爽,蟹腳輕撓,南通城內的大小湯包館開始彌漫著蟹黃的馥郁香氣,咸香鮮美的口感精準拿捏了食客的味蕾。

19日,在啟東市惠萍鎮東興鎮村的誠信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車間里的幾臺大蒸鍋冒著騰騰熱氣,經過高溫蒸煮后的“老頭蟹”被運到加工車間里,工人們手法嫻熟,掀蓋、挑黃、裝盒,動作行云流水。

“老頭蟹”,又稱僵蟹,雖不及大閘蟹的體型,卻憑借其豐富的蟹黃,成為加工市場的寵兒。待螃蟹成熟收獲后賣給泰州興化的加工廠,這是合作社負責人劉洪養蟹前二十年最常見的銷售模式,但這種銷售模式對蟹農而言較為保守,無法掌握議價權。

“堵”字當頭,就要謀求新出路。意識到傳統銷售模式的局限后,2016年,劉洪開始在網上自學加工技術、購置加工設備,帶著自家的“老頭蟹”一步步觸網,嘗試著將業務延伸至蟹黃、蟹膏的深加工領域,逐步構建起從養殖到加工的完整產業鏈。

從一條條接單獲客到拓展整個江浙滬蟹黃銷售市場,劉洪帶著小螃蟹走向大市場的路走得既穩當又扎實。“2018年,我在網上嘗試聯系一家海門湯包館的老板,結果他收了我500多斤的蟹黃,直到今年,我們還有生意往來。”劉洪說。

隨著螃蟹產量的激增,合作社的輻射帶動作用也日益凸顯。“今年的蟹黃價格高達170元一斤,根本不夠賣。”正說著,劉洪的短視頻平臺賬號私信不斷。劉洪展示了手機里的500多個社群,從武漢的螃蟹養殖戶,到上海的湯包館老板應有盡有,“有時我也會拉啟東其他的螃蟹養殖戶一起進群,人一多,生意就好談了。”

“我從網上了解到螃蟹殼的鈣質也很豐富,就聯系了飼料廠,以2元一斤的價格出售,這樣加工好的飼料既可以賣給養雞場,家里的螃蟹也可以吃。”當下正值螃蟹成熟季,每天都能產出6000斤螃蟹,這意味著每天都有600斤的蟹黃源源不斷地發往全國各地,與此同時,螃蟹殼不經處理就會堆成小山,為了利用好這些“香餑餑”,劉洪專門在車間旁建了個冷庫、買了兩輛貨拉拉用于運輸,讓螃蟹產業形成綠色循環。

源頭嚴格把控、挑選本地優質蟹苗,借助物聯網實時監測、精準調控水質,用好本村勞動力,拓展就業渠道……一種螃蟹智慧養殖的全新模式正在慧萍鎮蓬勃興起。啟東漁技站胡振新介紹,幾年前,為了鼓勵劉洪等養殖戶積極探索,惠萍鎮

政府劃撥了四畝農業設施用地用于加工廠房建設。“今年,誠信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蟹黃產量預計將突破30噸,將直接帶動超過100名當地村民就業,為村民們拓寬了增收渠道的同時,更為鄉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一頭山羊,串起整條產業鏈

“咩咩咩……”位于海門街道的長江三角洲白山羊保護繁育研究所里,一排排高標準的羊舍整潔干凈,一只只山羊潔白壯實,羊叫聲此起彼伏。工人將一捆捆青草放入食槽,羊群一擁而上,津津有味地咀嚼起來。

海門山羊又稱長江三角洲白山羊,因海門為其中心產區,飼養量多,故稱其為海門山羊。海門山羊體形中等偏小,是肉皮毛兼優的地方良種,也是我國唯一生產優質筆料毛的山羊品種。海門山羊是海門名特優農副產品,被認定為國家級畜禽資源保護品種、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紅燒海門山羊肉被列為南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海門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一縣一業”肉羊特色產區之一,被譽為全國四只“羊”之一。

“目前存欄量有1500多只,每年向周邊農戶提供500多只種羊用以擴繁。”長江三角洲白山羊保種繁殖研究所是國家級保種單位,承擔著海門山羊的保種和擴繁任務,已完整保存了6個家系的純種海門山羊基礎保種群366只。研究所所長薛剛介紹,他們創新開展“樓式養羊”,配套增加高架羊床、運動牧場、自動刮糞器等設施,還建設了物聯網系統和智能環境控制系統,實現海門山羊的科學養殖。“每只海門山羊都有專屬的電子耳標,可以動態追蹤生長、養殖、用藥情況等。”

“入秋的第一頓海門紅燒羊肉,加一些粉條,太下飯了。”中秋前夕,海門小窩頭抖音直播間上架了紅燒羊肉的視頻,瞬間喚醒在外游子記憶中的味道。海門區培才優選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建輝介紹,每年9月至第二年3月,他們會在直播間銷售紅燒羊肉,年關時會迎來高峰,每年大約賣出1.3萬余碗、年銷售額200萬元左右。

一頭山羊,串起了整條產業鏈。近年來,海門大力扶持建立海門山羊產業協會,形成以東方雁、海揚、祥榮等產業化企業為龍頭、山羊協會為紐帶、專業合作社為載體、規模養羊戶為基礎的產業化經營體系,不斷拓展養殖規模。同時在完善生產、加工、銷售、倉儲、物流產業鏈條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融合、“互聯網+”等各種新興營銷手段,擴大海門山羊產品全國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產業價值和影響力。

據海門區畜牧獸醫站站長陸宏輝介紹,全區海門山羊存欄量達28.86萬頭,年銷售額6.6億元。海門山羊飼養戶超7萬戶,從業人員近8萬人,平均每戶年收入水平列全國羊類養殖戶年收入中上等水平,海門山羊產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

一顆毛豆,解鎖村域致富密碼

“老板,稱兩斤毛豆,我回去燒鹽齏湯哩……”昨日一早,市民蔡女士就來到啟東市花園路農貿市場,為晚上的家庭聚餐忙碌準備。一道毛豆燒鹽齏,綜合了毛豆的清甜、鹽齏的咸香,翠綠鮮嫩,清爽開胃。蔡女士介紹,在啟東,更是有“三天勿吃鹽齏湯,腳骨郎里酥汪汪”的俗語,足以表明百姓對這道家常小菜的喜愛程度。“毛豆要吃新鮮的,一斤毛豆能剝六七兩的豆粒,燒湯剛剛好。”

毛豆炒包瓜、鹽水毛豆、咸魚燒毛豆、絲瓜毛豆蛋湯、冬瓜毛豆籽咸肉湯、六月鮮毛豆湯……一顆小毛豆,正成為市民餐桌上的“百搭單品”。

這幾天,在位于啟東市南陽鎮的永和蔬菜合作社內,初加工流水線上機器轟鳴,忙碌有序。工人們在一頭倒入帶著露珠的毛豆莢,不一會兒,另一頭經過剝米、清洗、挑揀的豆粒就順著傳送帶緩緩裝入箱內。

“今年我一共種植了700多畝的鮮食青毛豆,畝產1000公斤左右,又是一個豐收年。”合作社理事長、啟東市人大代表胡建東捧起一把豆粒向記者展示,只見粒粒嫩綠青翠、飽滿濕潤。“與五年前相比,預計每畝增收800—1000元。”

緣何增產增收?胡建東揭秘,一靠新品種,二因創新銷售模式。2020年,胡建東聯手沿江農科所等農業科研單位,引入“蘇新6號”鮮食青毛豆品種。“試種僅兩年,就發現新品種表現非常好,產量高、顏色青、口感糯。”2022年起,胡建東開始向周邊村民平價提供“蘇新6號”鮮食青毛豆種質資源,并且包采摘、包收購,目前在南陽鎮的推廣面積近2萬畝。“‘蘇新6號’上市時間早,市場價格優勢明顯。前期批發價最高達7元一公斤,與老品種相比收益翻了番。”

“毛豆采摘對人工的要求較高,整個采收期共雇用了周邊村民100多人,每人每天可通過采摘增收200元。”胡建東介紹。目前合作社建有一條毛豆加工生產線,還分別與3家蔬菜外貿企業及上海的叮咚、盒馬等網絡平臺建立了長期訂單式合作關系,從“田間地頭的菜園子”逐步走向“上海居民的菜籃子”。“分級分類銷售鮮食毛豆與速凍毛豆,讓我們實現了銷售利益最大化。現在每天加工150噸左右,仍供不應求。”

“近年來南陽鎮大豆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全鎮4萬畝大豆多年保持青收毛豆莢單產750多公斤、干收大豆單產超175公斤高產穩產紀錄。日前,啟東南陽鎮(大豆)還成功入選了農業農村部第二批農業產業強鎮。”啟東市農業農村局產業科科長唐凱健介紹,去年,南陽鎮大豆全產業鏈產值規模提升至5.87億元,并且壯大融合了2家江蘇省及南通市龍頭企業、113家合作社、346個家庭農場組成產業聯合體,帶動1.13萬個農戶生產從業雙增收。“今后還將在規模化種植的基礎上,持續拓展加工、物流、休閑觀光等后延產業鏈條。”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