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南通:12支“青禾”科技志愿服務隊,以科技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在南通,以青春力量為代表的“新農人”在鄉村振興中大展身手。南通團市委扎實開展“青禾”科技志愿服務工作,積極引導廣大青年農業科技工作者投身鄉村一線,推動科技成果高效轉化為農業新質生產力。“青禾”隊員們深入農業一線、了解產業實際、精準把脈農戶需求,在服務“三農”中解民生、治學問,練就了興農本領、厚植了愛農情懷,實現了青年科技人才與鄉村振興的雙向奔赴、相互賦能。

兩年指導基地新培育20多個品種

“現在的溫度很適宜雀舌羅漢松的生長。”20日,如皋市花名堂水培盆景基地,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園藝技術志愿服務隊正在給盆景進行“環境體檢”——成員們利用高精度傳感器,對溫室內的溫度、濕度、溶解氧含量及pH值等關鍵參數進行全方位監控,以便在配比生長營養液時更精準。


image.png


花名堂水培盆景基地有12000平方米智能溫室,年產量25萬盆左右,重點培育盆景類水培和網紅類水培植物。2022年,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園藝技術志愿服務隊與基地開始結對,利用寒暑假為基地提供一對一助農服務。通過兩年的技術指導,基地新培育了20多個品種的水培植物,合作的項目“水培盆景展銷開拓者”在江蘇省職業院校創新創業大賽中獲一等獎,彰顯了科技賦能農業的強大生命力。

這是一場田間地頭的智慧革命。面對如何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產業動力的時代課題,服務隊的成員們深入大棚,以“花間”調研為筆,不僅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應用于實踐,更在反饋與優化的循環中,不斷推動技術迭代升級。


image.png


目前,志愿服務隊由6名老師和多名農學、園林養護等專業的學生組成。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園藝與景觀工程學院副院長周婷婷介紹,經過多次實驗,今年,志愿隊嘗試在基地里開展水池敞口式種植與立體栽培管道技術的創新融合,通過物聯網傳感器的實時數字化監控,讓植物種植實現從源頭到終端的全鏈條可追溯與標準化管理,真正實現“透明化”栽培。

隨著校企合作模式的持續深化,直播帶貨新業態的出現也成為連接基地與市場的新橋梁。今年6月,花名堂總經理劉小飛攜手南通科技職業學院開展了助農直播系列活動,學生團隊與青年電商主播的加入,讓各類盆景產品走進高校直播間,打開了新的銷售市場。


image.png


“‘青禾’對年輕老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成長平臺,很開心看到成果一步步從實驗室落地成現實!”作為志愿服務隊里最年輕的老師,蔣星宇充分利用暑期時間,帶領學生實地調研,將學術研究的成果應用于實踐,讓知識的種子在田間生根發芽。

“我們期待看到‘青禾’平臺成為連接科研與產業的橋梁,吸引更多行業首席專家加入,共同探索土培植物向水培轉型的無限可能,推動南通園藝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周婷婷說。

組培技術讓無花果開出致富花

19日,如皋市如城街道沿河村谷溢新無花果種植基地,綠葉掩映間,一顆顆油綠飽滿的無花果掛滿枝頭,三五成群的游客穿梭于果園,享受著采摘的樂趣。“根據基地的實際情況,我們制定了無花果采摘園的規劃方案,針對不同品種進行合理布局,以提升采摘體驗與經濟效益。”江蘇沿江農科所休閑農業“青禾”科技志愿服務隊隊長曹凡介紹道。



2022年以來,在團市委的牽頭下,沿江農科所建立6支“青禾”科技志愿服務隊,對接服務通州、啟東、如皋等地農業企業、種植戶。其中,沿江農科所休閑農業“青禾”科技志愿服務隊與谷溢新無花果基地去年建立緊密聯系,常態化開展“產學研”合作。在無花果種植和采摘的關鍵時期,志愿服務隊總是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在精準打藥、科學修剪等關鍵栽培技術上進行技術指導。“團隊共由9名長期從事不同農業科研領域的青年科技人員組成,在服務期間,我們與基地主要圍繞無花果組培技術研發、耐鹽適應性提升以及采摘園規劃三方面深入開展研究。”曹凡說。



質優高產的品種選擇,無疑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一役。“我們成功開展了無花果組培實驗。這個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將現有的無花果芽尖組織培育成脫毒幼苗,這種脫毒幼苗具有產量高、抗病性強等諸多優點。”曹凡介紹,組培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能顯著提高無花果的繁殖效率,也為它的良種繁育開辟了新的途徑。



“無花果是一種耐鹽性較強的經濟林樹種,能夠在含有一定鹽分的土壤中生長。”這一特性也使得無花果成為沿海灘涂及內陸鹽堿地種植的理想選擇。曹凡和團隊將擴大無花果產業化規模的目光聚焦到了南通大量鹽堿化土地資源上,“海安、如東、啟東等地仍有很多鹽堿地未得到充分利用,今后一段時間,針對無花果耐鹽適應性的提升研究是我們的重點任務。”



在科技服務與農業發展的協奏曲中,谷溢新無花果種植基地的“糖包子”正甜蜜地跨越千山萬水,走進更多人的生活。“自從開展科技服務以來,谷溢新已經累計帶動周邊居民就業人數60余名,基地的無花果產值從2022年的120萬增加到2023年的560萬,今年預計突破1000萬。”曹凡表示,未來他還將繼續帶領團隊,關注國內外無花果市場動態,積極探索新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為南通休閑農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提前指導有效降低臺風受災影響

“多虧了你們的技術指導,我們農戶種植的黃豆倒伏面積控制在了30%以內。”21日一早,南通新塘沙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士新給江蘇農墾集團南通有限公司“青禾”志愿服務隊打來電話,連連表示感謝。

今年第13號、14號臺風“貝碧嘉”“普拉桑”相繼登陸,強風雨影響南通。“今年新塘沙種的是大豆,作物一旦倒伏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對種植戶的影響很大。”臺風來臨前,江蘇農墾南通公司“青禾”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通過與種植戶持續進行電話聯絡、帶領團隊上門指導等方式,力爭將農戶的損失降到最低。

經過現場調研,蘇服公司南通分公司負責人周曉鵬帶領團隊對癥下藥,制定了追施鉀肥、生長調節劑、人工防風帶等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臺風過境后,“青禾”志愿者又提醒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減輕漬澇對在田作物根系活力影響,同時,對莖稈折斷的植株盡量清理離田,增加群體通風透光,以免影響正常植株生長。



去年10月,江蘇農墾南通公司組建“青禾”志愿服務隊對接啟東兩家種植大戶,并第一時間上門調研,了解種植戶需求,制定精準的服務方案。每到農作物生長及病蟲害發生的關鍵時期,服務隊主動聯系,了解田間實際情況,悉心指導用肥用藥,贏得了種植戶的高度認可。

去年以來,蘇墾南通公司大力支持江蘇省鄉村振興青年人才學院(南通)建設,發揮農業國企頭部引領作用,為農村青年人才培育提供教學實踐、直播助農等資源平臺,以企業發展帶動青年農業創業者致富,為服務鄉村振興和青年人才學院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據了解,團市委組建了3支省級“青禾”志愿服務隊、9支市級志愿服務隊,招募涉農方向青年教師、青年科研人員、企業研發人員等青年科技人才92人,精準摸排全市涉農需求40條,累計開展農業技術科普、技術培訓、技術指導42場。



“以青春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團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入推進“四進四促”鄉村振興青春行動,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有效凝聚青年科技人才,探索建立“青禾”科技志愿隊、創業主體、基層團組織三方結對工作機制,逐步實現涉農縣(市、區)和縣域特色農業產業志愿服務全覆蓋,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