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32.33萬億元,同比增長5.3%,為歷史同期首次突破32萬億元。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軟”環境與“硬”實力并重的戰略成果。
外貿跑出向好“加速度”,展現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從季度表現來看,今年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逐季攀升,各季度分別進出口10.15萬億元、11萬億元、11.17萬億元,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值得一提的是,在穩固傳統出口市場份額的同時,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新型外貿模式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新動力。新舊動能并駕齊驅,共同促進我國外貿向多元化與高質量方向邁進。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外貿規模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從2005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10萬億元,到順利跨越20萬億元大關,再到如今達到同期超32萬億元的新高點,這一系列成就,體現了中國外貿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
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不僅給進出口貿易摁下“快捷鍵”,也吸引著國內外企業加速聚攏。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協同增效,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優化外貿營商環境。通過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降低進口關稅、增加特色優勢產品進口以及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一系列務實舉措,我國進一步拓展外貿合作廣度與深度,向世界傳遞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強烈信號。同時,各地政府積極作為,組織外貿企業“揚帆出海”,熱情迎接海外客商,共謀合作發展。前三季度,超過280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對接活動成功舉辦,訂單量同比增長12%,不僅為國內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和訂單來源,也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
如此優越的“軟”環境,激發出“中國造”的強大“硬”實力。過去十年間,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突破4700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年均增長率超15%,占比提升至45%。此外,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超過半數的傳統制造企業已完成智能化改造升級,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大幅提升,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領先地位。與此同時,跨境電商迅速崛起,為中國品牌進入海外市場開辟了快速通道,交易額連年飆升,海外倉數量激增至數千,遍布全球主要經濟體。這些新發展模式不僅拓寬了企業的國際視野和市場范圍,還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
櫛風沐雨,行穩致遠。如今的中國,已不僅僅是“全球制造業的中心”,更是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展望未來,相信在外貿“軟”環境與“硬”實力的雙重驅動下,“中國號”經濟巨輪定將在時代洪流中劈波斬浪、穩健前行!(葉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