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城市還未蘇醒,位于武漢南部郊區的江夏賀站停車場早已燈火通明。停車場出入口處的墻邊,十多名菜農在等車,他們手里杵著扁擔,腳邊放著籃子和編織袋,里面裝著剛剛采摘的新鮮果蔬。42公里、60座車站,串起沿線30多個村落。(新華網)
“公交車裝得下公文包,也載得了背簍扁擔。”J202路公交每一天都會披著晨光,運送百余名菜農進城賣菜,不僅當地群眾普遍給予好評,而且廣大網友紛紛點贊。像J202路這樣的“賣菜公交”武漢有十多條線路,江蘇、重慶、浙江等地也競相涌現各具特色的“惠農公交”“背簍專線”“扁擔公交”“菜籃子專線”,等等,一頭緊系村民“錢袋子”,一頭連著市民“菜籃子”,是一條條連接城鄉的“民生專線”,更是一道道溫暖人心的“風景線”。
“賣菜公交”暢通微循環,是賦能發展的“活力公交”。扁擔、麻袋、背篼,番茄、辣椒、絲瓜、豆角、雞鴨魚肉……滿滿當當的“賣菜公交”,就像一個移動的小超市,實現了田間地頭與市民餐桌、菜園子與菜籃子之間的無縫對接,讓菜農得實惠、居民吃新鮮。武漢J202“賣菜公交大站快車”將沿線60個停靠站點壓縮到10個,讓菜農們能更早進城,將菜賣個好價錢;南昌兩條專為菜農定制、從農村出發直達市中心的公交專線,改變了郊縣多個鄉鎮幾十個村莊菜農多年來進城賣菜難的局面;南京567路公交串聯多個集貿市場,成為菜農進城賣菜的“專線公交”……“賣菜公交”連接城鄉市場,助推鄉村振興,是流動的中國生機勃勃、紅紅火火的生動剪影。
“賣菜公交”服務大民生,是互惠互利的“雙贏公交”。菜農們清晨乘車進城,趕在上班高峰來臨之前,將水靈靈的蔬菜、熱騰騰的煙火氣帶到城市各個角落,不但能占個好攤位,還能賣個好價錢;城市居民可以在第一時間買到近郊新鮮農產品,能擁有更優質、更多元的消費選擇;“放空班次”先帶一批菜農進城,同時作為線路另一端開班始發車,實現“一車兩用”……“賣菜公交”不僅為菜農提供便捷的交通出行服務,打通公交服務城鄉乘客的“最后一公里”,而且較好地兼顧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不失為公交運營與時俱進創新服務、轉型升級的有益探索。
“賣菜公交”滿載煙火氣,是開往未來的“幸福公交”。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滿滿當當的“賣菜公交”,不只承載著菜農們的期盼與歡喜,而且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智慧與溫度。從為學生提供從家門口直達校門口的公交定制專線,到滿足特定群體需求個性化定制“網約公交車”,再到充盈煙火氣的“菜農公交專線”,城市公交創新服務顯現蓬勃生機啟示我們,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使命擔當,也蘊涵發展機遇。聚焦民生急難愁盼,聚力便民、利民、惠民,善創新、肯作為、重實干,就一定有辦法、有信心、有能力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增進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高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