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鱭、窄體舌鰨、中國花鱸、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胭脂魚……今年10底,中國水產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對長江靖江段開展了為期3天水生生物資源監測, 共采集鑒定土著魚類22種,相比去年同期物種數增加6種,出水最大個體重5097.8克。“長江靖江段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效已經開始顯現。”中國水產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究實習員劉思磊介紹,從最近幾天的監測結果來看,長江靖江段不管是監測到魚類物種數還是個體大小,都較禁捕前有明顯提升。
△圖為科研人員展示出水漁獲物。朱其
魚類變大變多的背后,是“長江大保護”筑起的生態屏障。近年來,靖江市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導向,對52.3公里岸線和沿江區域進行整體規劃,優化長江岸線空間,深化生物多樣性保護。
動真碰硬,守護一江碧水
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為加強長江流域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靖江市鐵腕治污,守護一江碧水,筑牢生態屏障。
深秋時節,新橋鎮新合村的漁憶長江濕地生態公園依然一片翠綠,空中俯瞰,像是一條環繞的綠絲帶。很難想象,以前這里還分布著碼頭、工廠、魚塘。整治復綠后,工廠變為濕地,“生態傷疤”蛻變為“綠色氧吧”。
在靖江,這樣的蛻變一直在發生。靖江在全省范圍率先完成36個沿江岸線占用項目清理整治工作,累計清退沿江企業12家,騰退生產岸線7.1公里。通過岸線留白,原先江岸邊的“工業銹帶”已經蝶變為大江風光帶。
△圖為科研捕撈現場。朱其
城在江畔,江在城邊。2021年12月,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啟動,靖江被劃為核心區。據此安排,靖江以涵養“百里最美江岸”統攬沿江生態修復和景觀提檔,相繼建成牧城生態園、大橋生態園、音樂花海廣場、東線第一帆公園、江蘇靖江濱江省級濕地公園等標志性工程,連片6.4公里、近4000畝的沿江綠色生態廊道,每年接待服務游客百萬人次以上。與此同時,靖江遵循“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總基調,提出空間“留白”、岸線“增綠”、環境“出彩”的沿江生態保護理念,長江濕地保護率位居江蘇省前列。
生態修復,江豚逐浪成常態
不僅魚類資源越來越豐富,作為長江生態狀況“晴雨表”的江豚,今年以來頻頻現身長江靖江段,江豚調查隊和江豚保護志愿者多次捕捉到母子豚嬉戲、16頭江豚同時逐浪的珍貴鏡頭。
“長江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他們不僅是長江的‘原住民’,也是長江生態改善的見證者。”長江靖江段江豚調查隊領隊汪正飛說,調查發現,長江靖江段穩定棲居著兩個族群約40頭長江江豚,是長江江豚分布的核心區域。以長江江豚為代表的珍稀野生動物頻繁現身,正是長江大保護的顯著成效。
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是推進長江大保護的重要舉措。靖江市成立長江禁捕工作專班,完善網格化監管體系,開展打擊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落實落細十年禁漁工作。
△圖為出水的漁獲物。朱其
15秒接聽舉報電話、半小時到達舉報現場、24小時沿江值守巡護……2019年10月,靖江作為江蘇省內最早啟動長江退捕工作的地區之一,著手規劃成立“護漁隊”。靖江市以長江退捕為契機,鼓勵退漁上岸的漁民參與巡航,成為護漁隊隊員,壯大江上護漁巡航力量。經過篩選,20名漁民最終入選,組建成立了泰州地區首支漁民護漁隊。2022年靖江護漁隊榮獲長江流域禁捕水域漁政協助巡護優秀隊伍二等獎,2024年兩名靖江護漁員榮獲全國“最美長江協助巡護員”。
岸漸綠,水更清,江豚頻現,長江靖江段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入一個全新階段。目前,全市分布各類生物1321種,其中水生生物多達258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8種。
萬物共生,大江奔涌向未來
萬物共生,美美與共。環境好了,動物就多了,“濕地精靈”反嘴鷸在江灘棲息覓食;“鳥界國寶”東方白鸛在江面振翅飛翔……眼下,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在我市“安家落戶”,見證靖江長江生態環境的變遷。
靖江馬洲島生物多樣性豐富。今年以來,靖江馬洲島頻頻觀測到黃胸鹀、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的蹤影。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曹銘昌介紹:“通過我們三年多的觀測,馬洲島記錄的鳥類物種數從首次觀測的55種增至22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37種。鳥類種數約占中國鳥類種數的14.69%,占江蘇鳥類種數的47.02%。”此外,馬洲島還記錄了陸生維管植物245種,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2種,二級重點保護植物4種;獸類7種,其中包含2種江蘇省重點保護物種;兩棲和爬行動物11種,其中包含6種江蘇省重點保護物種。
江豚洄游,百鳥安家,表明靖江各類生物棲息地不斷增加,長江自然生態保護成效初步顯現。
長江大保護,需要久久為功。今年靖江又全面啟動馬洲島“生態島”試驗區建設,今后,靖江將繼續聯合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推進以馬洲島為中心的“1站6點”生物多樣性保護觀測體系建設,加快創建江蘇省級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點,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長江重要濕地、珍稀瀕危物種等綜合觀測,推動靖江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