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苗瑞祥
近日,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全國共處理快遞包裹7.01億件,同比增長9.7%。在數字化時代,快遞業作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不僅承載著億萬民眾的日常生活需求,更成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快遞業的高速發展,契合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快遞業務量是觀察中國經濟運行動向的重要實物量指標之一,隨著線上消費需求的持續釋放,快遞業務量屢創新高。從江蘇無錫的水蜜桃到新疆喀什的櫻桃,從黑龍江哈爾濱的藍莓到廣東陽江的菠蘿蜜,各式各樣的時令水果和特色農產品通過快遞網絡翻山越嶺,直達千家萬戶。高效便捷的農產品流通與銷售網絡,既不斷滿足著消費者多樣的購物需求,也極大帶動了農民增收。快遞業的蓬勃發展,還帶動起倉儲、物流、電商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了正向循環的經濟生態,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快遞業的高效運行,體現了我國流通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效順暢的流通網絡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橫貫東西、連接南北的流通網絡逐步健全,高鐵快運相繼開通,為快遞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快遞業務旺季,郵政快遞業通過與電商平臺的緊密合作,實現了信息的無縫對接,確保了郵件快件的快速、準確處理。眼下,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和優質服務的持續優化,為貨物的加速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從“線上下單”到“線下上門”,快遞服務暢通了民生幸福的“微循環”,更貫通了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快遞業的良好口碑,離不開勤懇認真的快遞工作者。快遞末端是快遞業務經營者直接服務消費者的環節,快遞速度屢創新紀錄離不開風雨無阻的快遞員。近期,全國多地出現低溫、雨雪天氣,給快遞派送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各地郵政管理部門及時發布消費提示,呼吁公眾理解并包容快遞小哥的辛勤工作,同時督促寄遞企業全面落實快遞員的合法權益保障工作。要通過務實舉措,緩解快遞員的工作壓力,提升他們的職業尊嚴和幸福感。一個尊重勞動、關愛勞動者的社會氛圍,正是快遞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流通體制,加快發展物聯網,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在政策的引領下,我們也期待快遞業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苗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