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別致的鳳冠冰箱貼、自帶夜光效果的天宮藻井冰箱貼、玲瓏剔透的“小粉爐”甜品……最近,不少博物館的文創產品走紅,供不應求,很多消費者甚至排隊搶購,“爆款文創”成為網絡熱門話題。這些歷經滄桑的文物寶藏,如今正在以另一種形式煥發新生。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文創產品?是指源于文化主題,經過創意轉化,具備市場價值的產品。文創產品既有文化屬性,能夠弘揚文化、教育人民,也有商品屬性,能夠拉動消費、滿足需求。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文化產品熱起來、火起來、強起來,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讓文創產品熱起來。以前,我們游覽景點,門口或者景區內會有文創商店,但一般門庭冷落鞍馬稀,購買者寥寥無幾,現在情況已經大不相同,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和喜愛。我國文創產品市場規模也在穩步上漲,2023年達到163.8億美元,同比增長13.09%。2023年上海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創產品及相關服務年經營流水均已過“億元”,蘇州博物館文創年經營流水也達“億元”。不斷增長的銷售額告訴我們,人民群眾對文創產品的需求和喜愛與日俱增,做大做強未來可期。
讓文創產品火起來。文創產品只有滿足當代人的審美標準和生活需求,融入文化特色,才能提高吸引力和購買力,讓文創產品火起來。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的鳳冠冰箱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參照太陽神鳥金飾等六個標志性文物推出的月餅禮盒,南京博物院結合館藏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蓋爐推出的“小粉爐”甜品,河南博物院以商代“婦好鸮尊”為原型打造的立體拼裝積木……這些文創產品之所以一經上市銷售火爆、廣受歡迎,無外乎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核、符合當代審美的獨到設計、貼近實際的生活用途。此外,借助網絡“吆喝”起來,改進營銷方式也很重要。近年來各地博物館文創產品因為直播、短視頻和相關社交平臺傳播成為爆款的不在少數;VR、AR技術的廣泛使用讓文創產品的體驗更強,承載信息量更大,傳達更深入。因此,要讓文創產品火起來,需要精巧設計、產品過硬、營銷得法,三者缺一不可。
讓文創產品強起來。任何產業的發展興旺,都離不開各級政府的鼓勵和支持,文創產品也不例外。近年來,我國發展文創事業的頂層政策設計越來越多,《關于進一步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為文創事業保駕護航。當然,文創事業發展關鍵在人。近兩年市場對文創產品、文創人才的需求有大幅提升,需要花大力氣加強培養。據悉,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已經成為國家新一批19個新職業之一,說明從事文創事業照樣具有很好的職業發展前景。河南博物院的文創合作企業數量達到近200家,直接帶動就業2000余人,間接帶動就業15000余人,可見唱好文創“生意經”是增收致富新渠道。
文創,以文化為經,以創意為緯,是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是促進就業創業的有效途徑,理應大力發展,真正讓文創產品熱起來、火起來、強起來,推動“小文創”釋放“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