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4日晚(北京時間11月15日),秘魯錢凱港開港,這是中秘共建“一帶一路”重要項目,也是南美首個智慧港口。值得一提的是,抵達錢凱港的第一艘貨輪,就來自太倉港。
秘魯是最早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拉美國家之一,中國已經連續10年成為秘魯最大貿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場。據悉,錢凱港開港后,中秘間單程海運時間將縮短至23天,節約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將為秘魯創造逾8000個直接就業機會。
今年9月份、10月份,160多臺套港口相關設備分2批次從太倉港國際集裝箱碼頭裝船,通過定制航線,直航發往秘魯錢凱港。2批次設備包括集裝箱卡車、平板運輸車、正面吊、堆高機、挖掘機等,截至目前,均已順利到達秘魯錢凱港并投入使用。
針對船期緊、機械門類多、作業工藝復雜等特點,太倉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為這兩批貨物建立檔案及操作手冊,實施“一貨一策”。通過在港裝貨過程的不斷磨合,及時優化工藝,保障裝船作業安全高效完成。設備到港后,相關工作人員又與錢凱港方積極溝通裝卸工藝,保障聯調聯試工作順利進行。
當地時間11月7日,第一艘中國船只從太倉港抵達錢凱港,并為當地帶去了第一批在港口自動駕駛車輛運行所需的關鍵設備,如叉車、智能車輛備件和液壓過濾器等。
據統計,今年1至10月,太倉海關監管太倉口岸出口秘魯商品貨值3.80億元,同比增長2.5倍,主要商品涉及汽車、皮卡車等交通工具和港口設備、挖掘機等工程裝備。錢凱港投入運營后,將成為拉美地區新的樞紐港和太平洋門戶港。目前,太倉港擁有南美東、南美西2條定制班輪航線,今年1至10月,從太倉港出口汽車已覆蓋28個拉丁美洲國家和地區,數量達12.11萬輛,同比增長40.6%。
(蘇報駐太倉記者 周哲 劉爭 通訊員 任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