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雖小,“方便”事大,如今,市民對公廁分布便利性、如廁環境、無障礙設施的要求越來越多。
從2019年起,無錫便吹響了“廁所革命”的號角,盡全力補齊“小角落”里的“民生短板”,真正做到惠民、利民、便民。而在日前,無錫的公園景區、交通場站、網紅打卡地的公廁迎來集體“升級”,以更潔凈、更體貼的服務,迎接八方游客。
“機器人”公廁
實現公廁管理的智能化與自動化
走進位于東林廣場的公廁,機器人正在對蹲位進行全自動保潔,只一會兒時間就大功告成。無錫梁溪智慧環境發展有限公司崇安寺分公司華艷妮對記者說:“公廁內11間廁位均安裝了自動保潔機器人,能夠在如廁人員離開后的45秒內自動完成保潔、吹風及除菌等作業,確保公廁環境始終保持清爽干凈?!?/p>
據了解該公廁自今年9月改造完成以來,作為梁溪區首個“機器人”公廁管養試點,成功實現了公廁管理的智能化與自動化。此外,公廁還配備了物聯網設備,實現了對公廁的實時監控,大大提升了市民如廁的舒適度。市民王大媽忍不住大贊,“這個廁所蠻好的,比以前干凈多了,有紫外線消毒系統,上著安全放心?!?/p>
公交車站的公廁
超受歡迎的“一廁一景”
如今漫步錫城街頭,一座座嶄新的公廁不僅外觀漂亮,而且給市民如廁提供方便,特別是在一些景區、車站,廁所的存在尤為必要。近日,梅園公交車站附近新建了一座公廁受到等車市民特別是中老年人的歡迎?!耙郧斑@邊沒有廁所,現在站臺這邊就能看得見廁所,非常好?!?/p>
走進這間受市民歡迎的公廁,雖然如廁的人很多,但記者并沒有聞到任何異味。工作人員介紹,公廁配備了智能檢測除臭設備、空氣調節系統,而且環境也別具一格。濱湖區榮巷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和應急管理辦公室姚天楠介紹,“這座公廁也是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公廁采用中國傳統的建筑風格,簡單大氣的弧形人字坡屋頂,內部還融合了梅園的景觀元素,實現了一廁一景。”
“三分建,七分管”
持續強化督查問效
公廁的管理強調“三分建,七分管”,無錫的“廁所革命”并非只停留在硬件設施的升級換代上,更在長效精細管理上下了大功夫。今年,無錫市公共廁所建設與管理技術導則正式發布實施,這是繼環衛公廁版導則之后“公廁行動指南”的進階版,首次將社會公廁納入規范范圍,并細化各項標準。據了解,無錫的“廁所革命”一是對破、小、舊以及三類以下公廁進行改造,二是根據不同區域,按照每平方公里3-5座公廁的要求進行查漏補缺,在數量不足地區進行新建。5年來,各級累計投入資金近5億元,新建改建城市公廁748座,農廁1139座。
在無錫,“廁所革命”不僅是政府一力承擔,更是一次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共同努力的生動實踐。多年來,在“廁所革命”推進過程中,無錫城管部門還開展了公廁設計大賽和最美公廁評選、出臺《無錫市公共廁所管理辦法》等。
市民與游客在享受更加舒適、便捷的如廁環境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城市文明的進步與溫度。在《2023年江蘇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報告》中,“城鎮公眾對公共廁所衛生條件情況滿意率指標”一項,無錫市位居全省第二,滿意率超93%。
廁所是文明的尺度,也是一座城市發展的注腳,無錫的“廁所革命”正在深入推進。
無錫市環衛中心設施設備管理科科長勇豪表示:“明年,無錫將持續開展公廁整治提升工作,一是注重與周邊景觀、建筑風格的協調性,打造一批具有‘無錫特色’的、多元素、多場景的主題公廁;二是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適當提高女廁所比例、增加坐便器數量,持續在全齡友好上下功夫;三是積極探索新技術、新設備在公廁除臭、智能化等方面的應用,提升公廁智慧化管理水平。”
相信在未來,公廁這一城市家具將會變得更加美麗、實用以及人性化,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無錫廣電新聞中心 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