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南京江北新區:繡花功夫繪好城市宜居“工筆畫”

每個城市、每個區域都期望擁有自己的特色名片。

城西楓橋,曾因詩歌而聞名遐邇,又因工業蓬勃發展而興盛。坐擁近7000家內外資企業,產業布局門類齊全,如果說,“工業重鎮”是楓橋津津樂道的一張名片,那么,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在一條條新賽道上,在一個個新增長極,在一個個“智改數轉”車間里,楓橋又有了鍛造新名片的夢想。

在追夢的腳步聲中,新的希望在拔節生長。從“工業重鎮”加速向“工業強鎮”“創新強鎮”邁進,向“新”轉型跨域從何發力?用營商換“贏商”,持續擦亮“才聚高新、業泊楓橋”營商環境品牌,用一流營商環境培育新質生產力,楓橋人上下同心,奮力將夢想照進現實。



創新:服務品牌直抵企業需求

牙科手術顯微鏡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新廠房也將在今年年底完工,歷數著企業的發展成績,蘇州速邁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吉龍表示,“落戶在楓橋,選對了地方。”

作為一家專注于手術顯微鏡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小巨人企業,該企業在楓橋街道實現了“拿地即開工”。一路“綠燈”的背后是多個手續的高效審批、全程的專業指導以及專人的精準對接,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可以說,是否擁有一流的營商環境,是企業和企業家投資時最為看重的部分,關乎區域“拼經濟”的信心和動力。向“新”而行,從企業的需求出發,楓橋街道在營商環境這一必答題上鉚足了勁,并在這一過程中誕生了一個個閃亮的品牌。

“業泊楓橋”品牌是不斷優化的品牌之一。圍繞這一品牌,楓橋街道實施班子領導掛鉤聯系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推進服務、民營企業座談會等工作機制,用好“蘇商通”“楓企心橋”等平臺,通過與企業的深入交流,了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并及時協調解決,提供精準服務。同時,強化與獅山商務創新區的協同發展,推進與民營企業的交流溝通,全天候響應企業需求,讓企業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

“小楓來了”幫辦代辦隊伍也廣受好評。這支由151人組成的隊伍活躍在大街小巷,為轄區內經營主體提供上門服務。同時,推出“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即辦即發”等便民服務措施,有效提升了審批效率。一系列惠企利企措施的實施,讓經營主體真切感受到楓橋優化營商環境的“力度”與“溫度”。

服務靠前一步,企業群眾辦事路徑就縮短一程。一個個品牌最大限度優化辦事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激活了轄區創新創業的更強活力。

加碼:步步為“營”演繹“雙向奔赴”

扎根楓橋19年,突破了一項項“卡脖子”關鍵技術,培養了一個個“技能大師”,在蘇州華旃航天電器有限公司專務王麗文看來,每一步跨越發展背后都離不開相關部門的貼心服務。

以最近企業申報人才樂居項目為例,楓橋街道及時引導企業參與蘇州市人才樂居工程租房補貼政策,通過“一對一”指導、“面對面”服務,幫助企業申報各項榮譽、補貼,惠及員工300余人。

看似一件“小事情”、一點“小改變”,展現出的是服務企業更加積極主動、靠前服務的發展意識。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改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更要在提高服務水平、營造法治環境等軟環境建設上有新突破,更好發揮制度的支撐、保障、激勵作用。”楓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賈斌說。持續多年優化營商環境,楓橋人始終秉持這一理念,為此,優化營商環境自上而下層層展開,自下而上層層保障,只有步步為“營”,才能打造出一流“營商環境”。

以“智”提“質”,在人才供給方面,楓橋街道開展“楓橋專班”校園雙選會、搭建線上線下招聘平臺、成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精準對接高校畢業生、居民就業需求與市場崗位供給,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米”。目前,作為“蘇州市和諧勞動關系街道”,楓橋街道已建成4個社區基礎服務站和木橋公寓、金管家2個特色服務站,每個站點都發揮著各自的優勢,輻射周邊多家用工密集型企業。

做好企業貼心人。今年,楓橋街道聯合高新區人民醫院,組建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正式投入使用職工心理服務指導中心,促進企業和諧穩定。同時,組建了17家單位的工會,其中6家為百人以上的大型單位,并積極開展勞模助企行活動,通過勞模的榜樣力量,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有力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如今在楓橋,近7000家企業集聚發展,擴大投資、場景不斷“上新”,一批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企業得發展、區域得產業,演繹出一段段“雙向奔赴”的精彩故事。

提質:幸福感凝聚向“新”力

“這里就是家的感覺。”走進木橋社區,除了完善的服務設施,最讓年輕人滿意的是,在這里從培訓課程、講座,到馬拉松、電影放映,大大小小的活動不斷檔,生活因此添了不少精彩。

木橋社區是全市首個分布式管理集宿區社區,與傳統意義上的社區不同,生活在這里的都是在周邊企業工作的年輕人。這些年來,進進出出的住客已經超過百萬,面孔一直在變,但是不變的是幸福感。

在楓橋街道,無論新市民社區還是老市民社區,這樣的幸福感隨處可見。“夕陽紅”如何有“里”更有“面”?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為老中心里可見一斑,在全市最新發布的居家養老名單中,轄區楊木橋日間照料中心入選;孩子如何健康快樂成長?景山社區優化整合7個兒童活動廣場、3個運動場,總面積達3500多平方米;“打工人”的詩和遠方從哪里起步?家門口開出江蘇省首家家庭服務業零工市場……

當普通人點點滴滴的“小確幸”匯聚起一個區域的“大幸福”,幸福就成了一種競爭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楓橋人深知,發展要安心、生活要舒心,只要凝聚起更廣泛的向“新”力,就會積蓄、迸發提“質”升級的澎湃力量。

讓企業群眾生活更安全,楓橋派出所積極打造“線上+線下”全方位服務,為企業發展筑牢安全防線。線上,“楓企心橋”派出所網上企業警務室不斷優化升級,具備通知公告、政策服務、辦事服務和溝通互動等功能,實現企業“零跑腿”,便可享受預約上門、集中辦理、緊急辦理等服務;線下,突出靠前服務,設置4個企業警務室,暢通警企聯系,通過案件解析座談交流、安全生產定期檢查、“新楓景”志愿者法治宣傳等形式,為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讓宜居環境更優美,今年以來,楓橋街道建設了總占地面積約14000平方米的木之園、溪之谷兩處口袋公園,同時針對觀音山、高景山、北爪山等大大小小的10座山體,成立了聯合執法隊伍,聚焦山邊、水邊、路邊地帶的市容薄弱環節開展專項治理,保障環境干凈整潔。

今年,恰逢楓橋撤鎮建街道20周年。“站在新的起點,楓橋街道將繼續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以更大力度和更實舉措,推進產業科創新高地建設,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楓橋街道黨工委書記葉其中說。

(蘇報駐高新區首席記者 劉曉平 蘇報通訊員 潘瑩)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